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戏说南北朝】专题系列转载于专栏,逆风之蓝泪!

    那是一个最嗨的时代,乱国出英雄!

    那是一个最丧的时代,正史一笔过!

    真要是裴松之重生的话,

    呸,我才不注释三国志,

    尝,南北朝方是我的菜!

    南北朝有那么个人,叫花木兰。

    这个人,只是个传说而已?没人知道!一个正史里没有记载的传奇人物,甚至连姓啥,都是后人yy的,所以,木兰姓“花”,不可究。

    不过,说的人多了,也就成名了,尚且承认她,就叫“花木兰”吧!毕竟这个后人想象出来的名字,已经享誉中外了:

    古有神州花木兰,替父从军英名响;

    今有卡通“洋木兰“,融中贯西四海扬。

    正史不可究,唯一可考据的就只有那首,当年逝去的背书青春了,《木兰辞》。那我就从《木兰辞》里,挖一下花木兰当年的那些人,那些事吧!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有人yy,花木兰是北魏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康輶纪行》。

    也有人yy,她是隋恭帝时人,《过庭禄》。

    更有人yy,她是唐初人,《演繁露》。

    好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我说她是南北朝北魏太武帝拓拔焘时期的人,我当然也得有个理来说!

    诗词中提到的“可汗大点兵”,称皇帝为可汗,那初步判定,诗歌描述时代出现在北魏孝文帝之前(之后就“汉化”改革了不叫可汗了)。而主要考据,就得看描述北魏老祖宗的铭文了,出自北魏老祖宗们当年还是野蛮人时候的嘎仙洞。

    那时候,称“可汗”为“可寒”。

    首先,不要吐槽这是错别字!古代没有什么标准音译规范的,怎么高兴怎么来。发音一样,就一样!

    然后,别吐槽那碑文字丑!野蛮人写得,能不丑吗?别说古代了,敢说现今不少键盘侠,字估计也写不到哪个好看去。

    最后,也别吐槽嘎仙洞为什么在后来又消失于史册,直到现代才被人们发现呢?你看碑上记载说的是啥!就像北魏第一谋士崔浩那样,写人家皇帝老祖当年在大兴安岭啃着肉喝着血光着屁股满街跑,能不被斩么?傻子才那么说。

    所以,“可汗大点兵”的可汗,应该在于北魏初期。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诗中称天子为“可汗”,征战地点都在北方。

    黄河姑且不说,黑山即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

    花木兰参加的战事,当发生在北魏与柔然之间。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说明这是一场至少超过10年的持久战,这场持久战,不容分说,大大小小战役绝对不少!但,能留史的,居然没有?所谓的正史一笔带过。。。哎!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十年后,称呼已经从开始的“可汗”转称为“天子”了,所以说,这个时期开始“汉化”了,而北魏开始接受“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