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萧杰说:“这个地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我住的地方离那儿也不远。”

    中年妇女吃惊的说:“怪不得你的身体素质这么好,原来对病菌都有抵抗能力了。我可对你说,一定要远离那个地方,别让老婆孩子跟着受罪,你也要想办法离开那儿。”

    萧杰说:“这篇报道只有三百多字,就是篇通报稿,字数越少含义越复杂,看来国家要采取行动了。”

    中年妇女说:“别把事情想的太好了,这么多年,反应情况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结果人家不是还照样偷排偷放,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别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这时,又有几个病人进来了,中年妇女又没有时间和萧杰闲谈了,萧杰就又看着那篇报道,一字一句的读了起来。

    可是看来看去,实在看不出什么来,因为整篇报道用的是“个别地区”,并没有指明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市,可是报道中提到的“在某经济大省,铁路和高速公路之间,还在距市区四十里路的地方”这几个关键词就很容易判断出“个别地区”的具体位置。

    打完了一瓶,中年妇女来换药的时候,又拿来一叠报纸。

    萧杰才看到报纸居然有一篇评论,看到这个他坚定了自己的判断,评论显然是吹风和警告,“个别地区”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处境,一定要痛改前非,必须不折不扣的限产和减产,除了改善这个地方的空气质量,没有别的路可走。

    中年妇女说:“昨天省电视台也在黄金时间播了这条评论,只可惜看电视的人太少,看报纸的更少,可能大部分的人还不知道。”

    这时,赵莺莺拿着一部崭新的手机进来了,递给萧杰后,还对他说:“你的班长打来电话了,让你在外面说话要注意一点,有损公司形象的话不说,有损公司形象事不做。”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萧杰看到那篇报道后,病好了一半,打完了三瓶药,手机调试的差不多了,容光焕发,像换了个人。

    两人回到宾馆,赵莺莺看着萧杰,“我也和你的一个女同事通了电话,她说你这时一定会兴奋的活蹦乱跳的,你看让人家说中了吧。”

    萧杰想这个人肯定不是姗姗,也不是美美,是那两个人中的一个。不过有点不明白,“你又不是什么大人物,她们怎么搞到了你的手机号码?”

    赵莺莺说:“他们知道你在省城,这可是个敏感的地方,你要是一激动,会把好多人的饭碗砸了的。既然病好的差不多了,我们就快回去吧。你离开了省城,你的那些同事也就放心了。”

    萧杰说:“没那么容易,这里的自由空气还没呼吸够。我们少说话,别让我把你也给传染了。”

    赵莺莺说:“还是回家治病方便,你看我给你买了那么好的手机,还是我对你好,我不想在这里了。”

    萧杰说:“晚上要是不再烧起来我们就走。”

    赵莺莺说:“我想现在就走,下午坐上火车,傍晚就能到家,晚上烧起来在老家再打针,我不想在这里了,吃饭睡觉都不方便。”

    萧杰想你这是在催我啊,也不想想人家求着你是因为你我在这里,我们回去了在那些势利眼里也就成了没用的废物,你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什么了?

    可是这里也确实不是久留之处,出门十几天,全是在烧钱,如果再不上班挣点,吃饭都成了问题。

    于是,两人退了房,去了火车站,等坐上火车时,萧杰又发烧了。

    好在是高铁,坚持了一个多小时,火车就进入了老家的地界。

    看到窗外一扫而过的蔬菜大棚,萧杰心里有了一股悲凉的念头,对坐在旁边的赵莺莺说:“十几天前,我离开这里,十几天后,我又回到这里。离开这里时是两手空空,回到这里时还是两手空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