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和高棉人的谈判还是挺快的,他们现在躲在一个叫磅真的地方,要是旱季过去两地间都是雨林和沼泽,那是相当费劲。

    但现在是雨季,洞里萨湖的水面会从旱季的方圆不到四千里,一下变成方圆超过三万里,这个磅真一瞬间就变成个临湖城市。陶二成为了显示实力,特意搭着二级巡航船直接到的磅真。谈判过程相当成功,不到十天的工夫,陶二成又回到金边。

    “大人,谈差不多了。他们还额外提了一条,愿意把九龙江东边那一大块地卖给咱们,只要两个条件。”

    所谓九龙江东边,不是说的金边河东波萝勉附近,而是说的金边沿着九龙江再往北走,大概还要五六百里才进南掌国界,江东那一大片森林丘陵地,理论上也是真腊国的,只不过一直都在各家贵族手里握着。

    有这么败家么?许三多拿着地图随手量了量,这块地东西宽三百多里,南北大约五百里是个长方块,这块地再往东就是宁靖的山北、山南、山中那些山区,正是林文豪念念不忘想去抢人的地方。

    真腊人的意思,这次琉球能不能保住真腊,让西边暹罗也老老实实退兵。而且把暹粒也还给真腊,毕竟那里是旧都(暹粒就是吴哥的郊区),马德望地区最好也还回来,那里盛产粮食。另外还有一条,真腊可以向两个国家都称臣,但是千万别跟他们要钱,他们也真没钱。

    这估计是被琉球和广南那边签的条约给吓怕了,人家宁可割地也不愿意给钱,很有些大清国末年的风采。

    “大人,您怎么看,毕竟那边要是动手,底下还得联系不少贵族,他们之间还要各种谈判。”

    “你先答应吧,让他们先签一个草约,等那个哲塔回到王位再签约,暹罗那边我让他们派个能拍板的特使过来,要不三地传话太麻烦。”

    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底,转眼到六月底的时候,三国的各项条款都谈的差不多了。暹罗这次派了个披耶(类似大明朝的侯爵)过来,老实说这场仗,原本暹罗都不想掺和。毕竟打和法兰西夷开战起,一直到西部三府平叛对暹罗国力伤害还是挺大的,这次不是琉球人半求半逼的人家没那心思,高棉人身上抢不到什么好东西,暹罗心里清楚的很。

    7月初的时候,从西贡征召的二十几只大商船朔流开到金边,这只船队加上内河舰队,一次把一个陆战队团和半个战兵团装在船上,他们得去趟一百五十里外的磅清扬,这个月份只有船能过得去。

    这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干,真腊这国里没什么秘密,那边多少听到些风声,城里聚集了三千战兵、奴兵而且早有准备。再加上该死的雨季,雨是一天一天都在下没有停的时候。这种暴雨天气,大八斤的发火率还不到五成,火炮也强不到那儿去,两边的军队就在码头和城市之间来回打了好几天,打的不分胜负。

    台湾兵这些年没打过什么恶战,刺刀见红的精神非常不足,再加上长官们也一直怕伤亡,从没鼓励过士兵肉搏。所以战兵标准的刺刀训练倒是做过,可是士兵几乎没用过。

    关键时候陈利平突发奇想,他带人连夜到河对岸伐木砍草,第二天奇迹一样的临着河搭起来一排草棚。有这个东西挡雨,大炮发火率马上回到九成往上,靠着这一溜草棚子,战兵们痛痛快快的宰了近千敌人,第二天棚子又往前挪了一里地,这次野战炮已经足够打到城墙。

    突袭队用火炮摧毁了城墙和敌人信心,用刺刀把残余的敌人赶出了城市,虽然没抓到多少俘虏也没缴获,至少作战目标达成。

    全军唯一具有团级荣誉称号的部队(海兵陆战队长岛团),加上友军和差不多数量的拿着刀、枪的部落奴兵打了七八天,后面还是靠着搭棚子才取得胜利,这场仗层层报上去引起极大的震动,这事也直接触发了后来的军事改革。倒霉的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