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了眼睛不出声的中年人,以及一个明显左腿股骨骨折的年轻女人。那个女人看上去状态还行,孙立恩在她的状态栏上扫了一眼,左腿股骨骨折,左脚脱套伤,左臂骨折,第四、第五、第六节肋骨骨折,同时还有开放性气胸。     这些伤情就算放在抢救室里都是第一级别的严重伤患,但她的伤势和那个中年人比起来,却真算得上是“还行”了。     “宋华林,男,49岁,枢椎骨折,胸椎骨折,腰椎错位。”中年人头顶上三个症状闪动着,孙立恩只看了一眼,就觉得自己背后冒出了一股凉气。     车祸伤患身上出现胸椎骨折和腰椎错位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引起几乎整个抢救室的所有医生注意。如果有两项并发,在第四中心医院里,刘堂春主任就会亲自到场指挥抢救。但也仅此而已。这样的伤势很严重,高位截瘫几乎是肯定的。但患者的生命体征只要稳定下来,保住性命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宋华林还有枢椎骨折这个症状。     枢椎,是人体脊椎的第二节椎骨。枢椎通过齿突和寰椎的齿突凹连接在一起,衔接起了颅骨底部和脊椎的其余部分。负责链接枢椎和寰椎的齿突,其实原本应该是寰椎的椎体部分。但在发育过程中却脱离了寰椎,并且和枢椎融合在了一起。     而作为人体最坚硬的脊椎骨骼,枢椎对人体来说意义重大。这节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同时保护着延髓尾端的脊椎骨一旦发生骨折,绝大多数患者会在骨折的瞬间死亡。医学界普遍认为,现在临床统计中,枢椎骨折死亡率仅有15%是被严重低估了的。这些能够来到医院接受影像检查并且最后确诊为枢椎骨折的患者,其实都是幸运的幸存者。     孙立恩在第四中心医院实习加规培的14个月中,只见过一例枢椎骨折患者被送入医院进行抢救。当时的那名患者是因为意外坠楼而被送入第四中心医院的。在影像科确诊为枢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椎管内硬膜血肿后五分钟内,郑国有和柳平川全都赶到了抢救室里。同时两人还带上了自己科室内几乎所有的骨干医生进行全面会诊。十五分钟内,急诊科,影像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骨科的大主任们全部到位。众人最后的会诊结论只有一个必须马上进行急诊手术。而郑国有和柳平川对急诊手术的成功率估计都很悲观。两人都认为,这种手术九死一生患者情况太危险,在手术台上因为延髓尾端受压迫而死亡的可能性太高了。     结果……最后这名患者也没能上手术台赌一赌自己的命究竟是好是坏。正在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准备转运他的时候,他的呼吸心跳忽然全部停止了。在呼吸机和自动胸外按摩autopulse器械的辅助下,经过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抢救后,患者确认死亡。     在六位科室主任的协助下,那次的抢救仍然失败了。而在这种几乎没有抢救资源的地方,孙立恩却又看到了这样的患者。这让他心里顿时一凉,背后的汗珠几乎瞬间就打湿了贴身穿的衣服。     “孙医生!”正在孙立恩思索处理方案的时候,车厢外面响起了帕斯卡尔博士的喊声。“你还在车里么?”     “帕斯卡尔博士!”孙立恩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并不是独身一人战斗。mpv上的七个人里,有三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我发现了两名伤员,情况都比较严重,你们报警了没有?”说完后,孙立恩朝着宋华林走了过去。“我是医生,是来救你们的。现在请你听从我的指示,保持放松,绝对不要乱动。”     宋华林用呻吟的声音说了一声“好”。孙立恩走到他头顶的位置后,半蹲下来,脱下自己身上的羽绒服,又捡了几件散落在车里的衣服和塑料水瓶,将塑料水瓶平行贴放在宋华林的下颌到锁骨之间,又小心翼翼的根据操作流程规定,以“头锁”的方式移动了一下宋华林的脖子。把羽绒服垫在了下面,然后和塑料水瓶一起捆了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