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雅芳的惊叫声中,毕金枝又抱住躺在炕上木呆呆的侄女,忽然间嚎啕大哭,嘶哑地喃喃自语:

    “姑掏钱供你!姑供你!小月啊!”

    毕金枝恍惚后悔,当年嫁人,为什么不挑条件好的找

    这是毕月从小到大第一次挨了打。

    十岁的毕晨拽着当年十六岁的毕月急得脸色发红表达:

    “大姐!我去砖厂背砖,跟哥一起背砖!你别、你别”

    十岁的男孩扭头倔强得不想掉泪,可眼泪却不听他的,噼里啪啦的混着鼻涕往下流只求你别吓我,姐。

    两年前的那一幕,当时的毕月,犹如此刻穿越而来的霭萱。

    她们的眼睛里都聚满了泪,却不愿睁开双眼,那泪滴从眼角处滑落,流进了心的细缝里、渗进了骨髓中,蔓延全身。

    霭萱透过原身的记忆,她躺在铁架子床上,紧紧地攥起了拳。

    似在替毕月抗争命运在使着力;

    似在鼓励自己有勇气感受下去;

    似在无奈无论是大城还是小村,这人世间总能看到的悲剧。

    毕月上了大学,毕家走出去两名大学生,这对于当时的毕家来讲,是不可思议的。

    是五十多岁的村长赵树根,推开了这个满屋愁绪的屋门。

    拐着弯儿的亲戚,赵叔根尊称毕福一声“老叔”。他进门就冲瘫在炕上的老爷子喊道:

    “老叔,大刚腿的事儿唉!您老别上火,小月这有我和乡亲们!”

    喊完了,赵树根才进了屋,看着毕金枝和刘雅芳继续说道:

    “你说这得是多大的荣耀,光宗耀祖啊!小月是我看着长大的,咱这山沟沟里也终于飞出了金凤凰!弟妹,这个给你拿好了。”

    一直闭着眼睛的毕月,身体瞬间僵直,摒心静气地听着。

    一个棉帽子里面被钱堆的冒了尖儿,那帽子里有粮票、有几分钱,有一毛两毛

    “就这些,全村儿老少爷们凑的!小月和大成都是老少爷们眼摸前儿长大的好孩子,考上首都大学了,我们脸上都贼有光,说啥也得去念!让大成麻溜回来别要钱了,那工头欠他的背砖钱,等赶明我去要!”

    姑姑毕金枝颤抖着手接过棉帽子。

    躺在另一个屋里的毕铁刚,托着一条打着板子的腿,他觉得心口堵的要上不来气,他有好多话要说却说不出口。

    七尺大汉从受伤起一直没敢倒下,这一刻他顺着火墙歪倒在炕上,双手捂脸,肩膀抽动了起来,浑身像泄了力。

    老村长赵树根看着瘦弱的毕月,先点着了烟袋锅子才劝道:

    “小月啊,大伯告诉你,这人的一辈子啊,都得碰到点儿难事儿,你的路还长着,要出息,要去首都好好念!

    将来有能耐了,全村老少的脸上都有光!

    大家伙不图别的,就图将来有一天你和大成有出息了,我们能告诉告诉别人,看看,毕月、毕成是从我们这穷了吧唧的赵家屯走出去的大学生!谁说山窝窝飞不出金凤凰!”

    被刘雅芳哭着商量,毕月没睁眼;

    被她姑姑毕金枝打了两个巴掌,毕月不敢睁眼面对;

    可这一刻,当她听着那带着浓重乡音儿的劝解声,她睁开了眼睛,被她娘扶着坐了起来。

    十六岁,一路跳级、过关斩将,品学兼优只为少花几年学费的女孩儿,心里终于燃起了火花儿。

    那一双清透的泪眼,望向她姑姑手中的棉帽子

    在那一年快要过了入学时间的盛夏时节,毕月、毕成揣着那些零的不能再零的钱,兜里带着她娘蒸的馒头,离开了那个名为“赵家屯”的小山村。

    姐弟俩站在大山上眺望那个炊烟袅袅的村庄,回头又看看即将要踏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