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香江这个时候的物价还是比较低的,也有可能是张乐一下子就有了几万的原因。这时候,一个熟练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还不到五百块(港币),张乐直接就给周蕙敏妈妈一个月一千,一次性就给了十个月的。

    周蕙敏妈妈当然是受宠若惊了,张乐安慰她说“不止是工资,还有每月买菜的钱,什么时候钱不够了再和我说。”

    周蕙敏妈妈这才把钱收了下来,又问张乐的饮食习惯,张乐说“蚕豆,绿豆这两样不太喜欢,多买素菜行了,早上晚上都做小米粥行吗?”

    “行。”

    “对了,我看你们住的地方不太好,我这里只有我一个人住,你们搬过来吧,算是给我做伴。”张乐又加上了这么一句。

    周蕙敏妈妈一开始还犹豫了一下,张乐也没强求,操之过急不好。

    没想到第二天周妈妈就搬过来了,可能也是不想让孩子在木屋那种环境成长吧。

    张乐要开始抄书了,笔名很随便的就用了张三这个名字,至于稿酬,还是先不要抱太美好的想象。

    明报是要投稿的,要打出名号来。

    东方日报是1969年一月二十二号创办的,正好是1970年初火起来,也可以去试试。至于东方日报背后的老板,还入不了张乐的眼。

    对穿越者来说,财富地位只是时间问题,没必要怕任何人。

    还有星岛日报,星岛日报创办的很早,1938年就办起来了,也很出名。

    拿起笔刚要写字,就想起来繁体字还不怎么会写,又找来几份报纸,找个识字的人给自己读了,张乐记住了常用的繁体字,就开始抄袭大业了。

    张乐打算投给明报的是《龙蛇演义》,一是因为张乐感觉龙蛇比较适合,二则是没有太多需要改动的地方。

    抄龙蛇,只需要把时间改下,还有就是启发王超练意明心的那个老人,至于王超重走长征路,可以不用改。

    那个老人要是改成司徒美堂先生的话,司徒美堂老先生1955年就死了,这时候写是明显胡写。只能写成王亚樵(民国暗杀大王,1936年被戴笠暗杀了),就说王亚樵当初只是假死好了。

    张乐打算投给东方日报的是《明朝那些事》,比较符合东方日报要打开市场的目的。

    至于星岛日报,张乐投的是《坏蛋是怎样练成的》,这时候香江还是混乱的很,写这本小说可以说是恰逢其会。

    张乐写了一上午,一个繁体字的笔画可以佣人都是不会和主人一张桌子吃饭的。

    张乐说“什么主人,你就叫我阿乐就行,我一个人吃饭你们两个在另一边,我吃起来也不痛快,我没什么讲究的,坐在一起就行了。”

    张乐又劝了劝,周妈妈才带着小敏和张乐坐到了一起。张乐倒没有给小敏夹菜强行拉近关系,时间长着呢,不着急。

    吃完饭,张乐继续抄书,现在才知道香江的作家们多苦。要是把繁体字改成简体字,他们能多写一倍,多赚一倍的稿费。

    下午写的就多了些,六千多字了,龙蛇一共两百多万字(第一部),要照自己这速度,想抄完有日子呢。

    晚上吃完饭继续写,小敏也是由周妈妈带着,就在一边和她妈妈一起看电视。

    到晚上十点,张乐一天的抄书结束了,一共抄了一万五千多字,长出一口气,活动了一下手指腰背,说了句“任重道远”,就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速度又提了些,一上午抄了六千来字,已经可以了,又是从七点半抄到十二点,张乐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个合格的抄书工人了。

    连续抄了十几天,龙蛇,坏蛋,明朝都抄了十万来字,张乐才出去投稿。

    先去的是明报,张乐还想见见金老爷子,可出乎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