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子媳妇,这次都有什么呀?呦,看着不少呢。”丽子笑着说到。
季文娟被叫的不好意思,这些人总爱拿她取笑。
季文娟把粮食先拿出来,大家一窝哄,就抢没了,五个人,平均分。
“还有两条鱼。”
季文娟从另一个背篓里把鸡蛋篮子拿了出来,递给陈母。
“婶儿,家里的鸡蛋,我妈让给的。”
季雪兰看着季文娟,瞬间感觉欣慰,大姐总算开窍了。
陈母在其他人羡慕的目光中接过篮子。“呀,还给我拿什么呀,你们留着吃呗。”虽然说他们家有不少好东西,但这鸡蛋还真是缺。
“哎,昌子媳妇,你们家还有没有鸡蛋了。下回给我也带来点儿,我给你钱。”丽子说到。
“现在也不好攒,上边管的严,家家只允许养一只鸡。我家这还是我妹妹身体不好,对长又是我大伯,这才允许养两只,你要是实在想要的话,我回村里去给你凑凑。”季文娟学着季雪兰平时的样子说到。
“那你可得给我凑啊,还是那句话,有多少要多少。”丽子说到。
“嗯,行,我回去看看。”
这么长时间,季雪兰每次都是最多背五十斤的粮食,卖的的都是和陈母交好的干部家属,镇上的只要是手里有点儿权利的,家里都会有季雪兰这儿的粮。
收了钱,两个人就回去了。回去的时候,路过供销社,顺便买些东西。
再过几天,陈家会去季家过礼,季雪兰就是买些到时候用的东西。
逛了一圈,也没什么好买的,季雪兰拉着季文娟去邮局了。
不买啥,季雪兰和季文娟还是背着满满的背篓回去了,到家的时候天都黑了。
季铁柱吃完饭出去溜达了,陈慧芳在大门外站着等着呢。
看到远处走过来的闺女,陈慧芳赶紧迎了上去,两只手接着季雪兰的背篓。“累坏了吧。”
“还行。”
一进屋,季雪兰就坐在炕上。
陈慧芳把坐在锅里的饭菜端了出来,知道闺女肯定累坏了,特意做了大米饭,炖的白菜,又蒸了一盘咸肉。
季雪兰还真饿了,平时她是不爱吃肉的,家里的咸肉可不一样,是把肉放到酱缸里腌的,特别好吃。
吃完饭,季雪兰就回屋准备休息了。
“娟子,明天你在家把黄豆烀上,趁着现在还不忙,赶紧把大酱下了。”陈慧芳一坐在炕上一边缝衣裳一边对刷碗的季文娟说到。
“行,兰子说今年多下点儿。妈,我烀多少豆子呀?”
“我都挑好了,今年下四十斤吧。”
四十斤黄豆可不少,一般人家也就下个十斤二十斤的,可他们家不一样。季铁柱爱吃酱。做什么菜都要放酱,季雪兰有愿意吃酱缸里腌的各种菜,索性就多下点儿。
“行,那明天早上我就烀上。”
季雪兰回房就睡上了,走了一天,真的太累了。
眼看着今年年头肯定不好,去邮局的时候听说国家有政策,好像又要交粮,这还没种地呢,就又要交,一年怎么熬啊。
季雪兰给季文斌写了封信,现在有空间在,粮食是不发愁了。季雪兰问季文斌能不能弄到甘蔗苗,季雪兰深知红糖和白糖在这个年代有多难弄,索性自己做。
早早的睡了,记学案第二天也并没有起的很早。这连她自己也很奇怪,来到这个世界已经半年多了,早就适应这里的神火了,可不知道为什么,身体就是不如别人,干一点儿活儿就累的不行了。
一大早,陈慧芳就和季文娟炒豆子,烀豆子。
季雪兰在自己屋里算计今年的种植计划。
家里的粮食很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