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诸将。
边军的能战之兵都被杜松抽走,唯一有战斗力的也就是王宣部下的两三千部属,剩下的都是战斗力较弱的卫所兵,张子云自然不能和他们搅合在一起,他和张铨商量,模范军和李、宁两人的部队在大营的外围修筑工事作为大营的外层防御。
在外围防御阵地上,张子云的模范军担任主要防御,将两个团分开使用,由第一团团长万千山指挥第一团三个连为正面防御,第二团团长吴猛指挥第二团第一,第二连为预备队,宁肃的广西土兵为左翼,李光忠的登州大营为右翼,王宣部下的两三千人担任预备队。张铨指挥剩下的明军在大营中待命,以备突然。
他只有一夜时间来修筑防线。
穿过明军大营,火光通亮,整个萨尔浒活像一个施工的工地,明军士兵,模范军士兵以及广西的土兵们,军官,士兵都在异常寒冷的土地中进行着各种工作。
萨尔浒附近唯一的一个制高点,一个小小的土坡,植被已经被铲了干净,兵士们已经清出了一条通道,并在山坡上修筑了简易的炮位,炮兵们正在把剩下的二十门五斤野战炮推上各自炮位,胡德凯则在来回巡视,计算射角,调整炮位。距离炮位不远还有另外一座更低的土坡,那是士兵们用挖出来的土垒成的一个平台,用作指挥台。
沿着制高点往前,则是三座胸墙,这三座胸墙间隔都在两百米左右,士兵们正在夯土,浇水,不断夯实胸墙,明天模范军和登州兵,广西兵的战斗就将围绕这三道胸墙展开。
在第一道胸墙的前面两三米的距离,则挖了一个宽约一米的壕沟,这些壕沟不深,大约半米左右,但是壕沟中洒满了铁蒺藜和倒刺,在壕沟的前面则安插了事先编好的木栅。
在最外围,其他的士兵正在安插错落有致的木栅,这些木栅在战斗开始后可以对建奴的骑兵起到一定的迟滞作用,至少要清理完这些木栅,建奴才可以发起进攻。
这些安排实际上并不是要给以建奴极大杀伤,而只是要争取足够的时间,
所有的防御阵地都是为了给杜松争取时间。
只要打乱努尔哈赤进攻的节奏,将努尔哈赤拖住,就能为杜松的胜利多争取一些时间。
就是怕努尔哈赤不上当,他会不会直接往这个防线撞呢?
张子云仰望天空,周围的湿气渐渐重了,四周已经升腾起一些薄薄的雾气,按照史料记载,三月初一日的萨尔浒,将有极为浓重的大雾,大雾要到中午才散,在历史上遮蔽了建奴军的大雾同样也可以遮蔽模范军和张子云给这些建奴设计的坟场。
至少可以拖到中午。
萨尔浒一片热闹,明军,土兵,模范军士兵都在这个巨大工地来回奔波,搬运着各种木材,土石,吆喝声,呼喊声,鼓劲声,响成了一片。
从最外层的胸墙到明军大营,这段长不过二里有余,部署着七千名士卒。
除了在萨尔浒构筑防御阵地以外,他还有最后一件事也做了。
他再和张铨商量之后,以张铨的名义派人送信给马林、李如柏,请求他们率军前来萨尔浒会战,虽然历史上马林在西路军被围攻之后拒绝了支援西路军的建议,而是就地防御,但是只要他能争取到足够的时间,马林和李如柏或许会来救援也说不定,而被张子云缠住的努尔哈赤一旦侧翼被攻击,那形势就对张子云有利多了。
派出传令兵之后,他能做的也就全做了。
生死有命,成败在天了。
凌威领着后勤司的士兵们开始散发烈酒和食物,他们按照命令,把所有的酒肉都用掉了,做了一顿丰盛的大餐,剩下的也就知准备了两天的干粮,用以充饥。
每一名士兵都有大约二三两酒和一些肉食,士兵们放下了手中已经快干完的活计,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