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战争消耗不起啊,按照每人每天最少一升(06公斤)计算,来回一个月,口粮就是三斗,五万人的口粮就是一万五千石(音:担)。再加上战马和运粮的人也要粮草,以及拉车牛马牲畜的消耗,还有副食肉菜类的消耗。在原来的基础上,最少需要增加一倍以上。

    李承乾粗略估算一番,折合成后世的重量最少在一千八百吨以上。如果分批运粮,消耗会更多,算上运粮人员和拉车牲畜消耗,每次最少得一千吨。

    等到军需物资一切齐备,已经是朝会之后的第三天。这几天李承乾也到处跑,到后宫陪了阿娘和兄弟姐妹半天,花了半天时间,安排训练营的课程和训练,随后拉着王玄策在产业园区一共走了两天,就到启程的日子了。

    高大的骏马,威武的护卫,崭新霸气的马车,在众人的瞩目中,李承乾开始了平叛的征程。

    秦怀玉和杜荷c房俊三人被皇帝老子安排与他随行。三人中,唯有杜荷是文人打扮。也的确如此,他从小头脑灵活,不喜欢练武,后来因为面子问题,学过几下把式,也是绣花枕头,武技低劣的很。

    李承乾坐在新制的四轮车里,宽大漂亮且做工精致,看上去不像打仗,倒是颇有几分乘坐房车出游的感觉。为什么不去骑马?主要是长孙无忌不许。虽然长得高了,但年龄太小,容易出意外。另外,长一丈c宽六尺的房车多舒服啊。

    其实李承乾也想试试新做的四轮马车,为什么华夏历史上(包括近现代的农村)就没有四轮马车,就算是古人愚蠢,发明不出来。有丝绸之路,东西贸易,西方的好多技术都能传过来。即使再不懂也能学到手,究竟是什么原因,这需要试过才知道。

    。

    李五戒独自坐在车内舒适的毛毯上,伸了个懒腰,撩开窗帘,望向车外。前面就是豳州城了,梦想也快实现了。

    豳州别驾赵慈皓望着城外浩浩荡荡的大军,看着大唐天节军的番号和军旗,心里直纳闷,难道又要打仗了?按理说附近没有战事啊?即便有战事,也只能是离此地最近的梁师都,其他地方再急迫,也不可能从这边调集部队。

    毕竟这边的部队主要是守护西部与吐谷浑和突厥的边界啊。话又说回来,早就听说梁师都准备投降,只是不知道该投降突厥还是大唐,所以梁师都一直在犹豫,暂时也不见动静,按道理根据现状最终也要归附大唐。那么这部队如此调动,没道理啊?

    “随本官出城迎接。”想归想,接待拜谒还是必须的。赵慈皓心里虽然不解,但是仍然命令随行下属,毕竟礼不可废。

    马蹄阵阵,尘土飞扬,一行官员直奔城外而去。

    李艺端坐于军帐,卢赤松,郑韬,李皋等人分列左右。赵慈皓率领一众官员来到帐前。

    “豳州别驾赵慈皓前来拜见燕郡王,请燕郡王移驾豳州城。”

    “赵别驾,免礼,寡人奉陛下密诏,带兵前往帝都,路过你处,本不想叨扰,奈何行军匆忙,尚缺一些补给,如此就有劳赵别驾了。”李艺随手取出明黄色的绢轴,缓缓说道。

    “下官已经在城内备好酒宴,请燕郡王屈尊赏脸。”赵慈皓扫了一眼圣旨,急忙答道。看来还真的是要打仗了,不过为什么我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如今国家初建,民生凋敝,为免劳民伤财,酒宴就不必了。请赵别驾安排一处歇息地方即可,动身吧。”李艺思索一番,起身说道。

    随后,众人备马坐车,五千前锋随之,直奔豳州城内府衙。其余大部,城外就地扎营,等候开拔。

    一时之间城内城外,到处都是一片纷乱繁忙。虽说有军令管制,不过当兵的本来都是大唐百姓出生,如今又在自家地盘,因此比起边疆之地显得很是随意。

    统军杨岌这几天一直在豳州军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