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了班,由赵大叔送黄金豆腐跟三郎他们到临河县,荷衣也跟着去了,今天她还要去买地的,大郎则自己送黄金豆腐到沧河县。
送完三郎兄弟俩,赵大叔又驾着车到一品阁送豆腐。荷衣也去跟葛掌柜打听了城中的牙行。葛掌柜一听说荷衣要买地,便说要亲自带着她去见牙人,以免她被坑。
荷衣自然是求之不得,于是赵大叔将骡车牵着走,葛掌柜带荷衣到城中名声较好的牙人处帮她牵个线。
一进牙行,就有人迎了上来:“葛掌柜,您老怎么有空过来?”看来葛掌柜在临河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确实有些本事的。
葛掌柜向荷衣介绍到:“这是这间牙行的管事,叫吴长富,你叫他吴大叔就好。”
荷衣乖乖行了个礼:“吴大叔好。”
葛掌柜又向那牙人介绍到:“这是我侄女儿,要买些地,你有什么好的只管拿出来看看,要是敢鱼目混珠,我可不放过你。”
吴长富连连称是,葛掌柜因为酒楼确实走不开,便告辞离开了。
吴长富问到:“不知姑娘想买怎样的地呢?”
荷衣端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道:“两百亩左右的庄子,吴大叔可有好的推荐?”
原以为她只是小打小闹的吴长富眼神都不一样了:“有的,如今有两处庄子,一处在县城西边四五里处,有八十亩水田、九十亩旱地外加一处宅子跟三十亩果园;一处在县城下游,有水田一百三十亩,旱地一百亩,不知姑娘想看哪处?”
县城西边,不正是回临水村的方向吗?荷衣思忖一会,说:“先看第一处吧!”
吴长富叫人牵了马车出来,又让人将骡车安置好,便驾着马车带赵大叔跟荷衣去看第一处宅子了。
第一处宅子在距离县城四五里的郑家村边上,驾着马车不到一刻钟就到了。
吴长富向荷衣介绍到:“这片水田可都是上等的良田,旱地也都是上好的坡地,这果园更都是成年的果树,接手了明年就能收果子吃的!”
荷衣向赵大叔说了两句话,赵大叔便朝地里走去看。
又转头跟吴长富说话:“这出庄子这么好,主人家怎么舍得转出来?”
吴长富笑道:“这庄子的主人原是个生意人,花钱给儿子捐官,便想转了庄子出去换点钱。”
又带着荷衣到宅子里看:“这宅子是前年新盖的,两进两出的宅子,平常有庄头负责打理,夏天用来避暑再好不过。”
荷衣仔细地转了一圈,满意地点点头。又跟一直陪在后边的庄头聊了几句:“大伯,你这庄子今年收成可好?”
那庄头也是郑家村里的人,为人老实本分,唯唯诺诺地回答:“今天雨水丰沛,也无甚灾害,收成甚好。”
“你们今年都种了些什么庄稼啊?”荷衣又问到。
那庄头也老老实实地回答了。
又闲聊了几句,赵大叔便回来了。伏在荷衣耳边说到:“水田确是是上等良田,还近着河。旱地也是上好的坡地。”
荷衣了解地点点头,吴长富见状便知道她很满意。便说:“那剩下的咱们回城里谈?”
一行人又回到城里牙行。
吴长富给她倒了杯茶,说到:“姑娘既是葛掌柜推荐来的,我也给你开个实惠价。水田七两五钱银子一亩,旱地五两银子一亩,果园八两一亩,宅子一百五十两,一共是一千四百四十两。姑娘意下如何?”
荷衣看了看赵大叔,赵大叔低声道:“上好的水田在外一般能卖八两一亩。”
荷衣听了点点头表示了解了。这吴长富估计也是看着葛掌柜的面子,不敢乱开价。“没问题,麻烦吴大叔帮我换成红契。”
吴长富点头,说:“红契需要另外加税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