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等在门前,元宝发髻上带着牡丹大钗,脸颊带笑,神采奕奕。还未等陶文姜等人走近,便开口招呼道:“真是贵客迎门啊。”

    黄氏也回应道:“多年不见姐姐,不想还是这样爽利。”

    那梳着元宝髻的妇人明显愣了一下,再开口时,笑意又真了三分:“妹妹真是好记性,时隔多年倒还记得我。”

    黄氏笑道:“想来也有二十年了,我当时跟着母亲来侯府赏荷,满塘荷风送香,郑姐姐准备的荷花宴声色香俱全,别有趣致,以致于我们小姐妹很长时间都在效仿。”

    提到年轻时的趣事,那郑姐姐更是笑逐颜开,眼神溜到陶文姜身上,倒是一滞,哎哟了一声:“这可是你家的姑娘,瞧瞧这模样。”

    黄氏对着陶文姜道:“这是老武安侯夫人的妹妹,也是京城田家的掌家太太,你可要称一声田夫人。”

    田夫人忙嗔道:“你都唤我姐姐了,怎的还让小女儿叫我夫人,就依着咱们的礼,叫一声姨妈吧。”

    陶文姜叫了一声田姨妈,行了晚辈见长辈的大礼,田夫人喜不自胜,扶起陶文姜,对黄氏道:“这一管子的好声音,真个儿跟黄鹂鸟一般,听着甜人,看着也悦目,尽得黄妹妹真传。”说着就将两人往内院酒席上领,来到一处花厅,正对着一个小花园子,中间还有一汪池塘,养了满池的锦鲤,各个肥硕鲜艳,在塘中游来游去,花厅又是三间厢房,已摆满了桌椅,她们来的不算早,等小丫鬟高声通报,就看到厢房坐着的贵妇小姐们都有些骚动。

    陶文姜只管跟着母亲向前走,眼角也快扫了一遍,东次间的人听到母亲的名号,或交头接耳,或抬眼张望一下,坐在中堂的人却都站起身来和母亲寒暄,母亲一一问候着,陶文姜听了满耳,大都是朝廷命官的家眷,想来过后自己和母亲也要在此落座吧。

    田夫人笑盈盈的看这些命妇围着黄氏寒暄,也不催促。倒是黄氏笑道要早去拜会老武安侯妇人,众人才放过,田夫人看着更加满意,将黄氏往西次间引去,相比东次间和中堂的喧闹,西次间就冷清多了,只有两张桌子,几人坐在圈椅上围着罗汉榻上的老夫人讲话。陶文姜看她穿着暗红万字不到头的刻丝褙子,头发花白戴着如意大钗,额头上勒着貂皮玛瑙卧兔儿,手上带了几颗红宝戒指,手腕上缠了几圈双桃红碧玺石佛珠,虽面貌普通,衣饰华贵却气质温和,让人有亲近之意。

    田夫人见了华老夫人,连声唤道:“姐姐快来看看,当年黄家千恩万宠着的小姑娘如今也是咱们朝廷重臣的夫人了,还有了跟她当年一般风采的小女儿。”

    那华老夫人闻言也只对黄氏笑笑,温言道:“听说你跟着你家老爷十年未回京城,如今回来了,总算可安稳度日了。”

    黄氏笑道:“多赖着圣上英明神武,政治清平,四时安定,做臣子自然便可安稳些。”

    华老夫人笑道:“再太平也不如天子脚下。”,说着眼神扫到陶文姜身上,陶文姜和她碰了一个满眼,便弯了眼睛,甜甜一笑。华老夫人却被针刺了一般,瞳孔收缩了下,田夫人一旁笑道:“姐姐可知我所言非虚,这小姑娘可有当年黄家小姐的风采?”

    啊了一声,华老夫人反应过来,对着黄氏道:“这便是你的女儿了?多大了,叫什么?”

    黄氏回道:“还不到十四呢,她父亲给她起名文姜。”

    华老夫人眼睛在文姜脸上又转了一下,错开眼去,才笑道:“灿若文锦,温顺和美,陶家相公定是极爱重这个女儿的,才给她起这样的名字。”

    田夫人笑道:“这样的一个宝贝儿,哪家爹娘能不像眼珠子一样爱呢。”

    黄氏也笑道:“就是太宠着了,以至于还像个孩子一般,半点不知道世事呢。”

    几人说说笑笑,田夫人一拍手掌道:“这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