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文想着不禁露出一抹浅笑,那是一种似乎已经上升到亲人的感情,这么多年过来了,之间所发生的点点滴滴,都不是用一个“理”字可以说清楚的。
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
或许,这是一个通病,能力越高,本事越大的人,越没有脾气。
有本事的人,在外面是强者。没本事的人,在家里是强者。有本事的人,只疼爱家人,没本事的人,只疼爱自己。
虽说这样的说法有些过于牵强,但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确实普遍存在。
这样一个故事,丈夫是普普通通的工人,妻子没有工作,在家照顾幼并且多病的儿子,婆婆和他们一起生活。婆媳问题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古老的问题,婆媳不和这种现象在中国式家庭中普遍存在。每次婆婆和妻子吵完架,婆婆回来都会给儿子说出好多妻子的好多不是,而每次,儿子总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动手,妻子回回受伤,想要为自己分辨几句,却被一大堆理由堵了回去,久而久之,妻子身体出现了恶病
故事说到这里,很多人或许会说,妻子作为晚辈,孝敬婆婆是应当的。又有人会说,妻子嫁到这个家,婆婆应该像自己女儿一样对待
谁对谁错,暂且不论。我们先来说说儿子的行为,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丈夫作为家里的主要领导者,当然,百善孝为先,孝顺是应该的,不过,也不能以一个“法官”的身份去解决这样的家庭矛盾,如果在家人跟前都要用“证据”和“真相”,那么这个家,哪还会有一丝温暖。
很早就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而这个‘和’并不是靠着‘理’去支撑着。而靠的是爱,这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
所以,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它讲的是爱,也正因为是这份爱,让家成为我们每个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就在我们面对艰难困苦的时候,想起家人的鼓励,就会咬咬牙,撑过前面这一段艰难的路。没有人不想拥有一个幸福的家,也没有人愿意一个人生活一辈子。
《圣经》上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这就是组成一个新的家,作为一个男人来说,在家中的身份是多元化的,儿子,丈夫,父亲,这三种角色的转换,会让很多人迷失了自我,越迷失越想弄清楚,越想分清哪头重,哪头轻。到了最后,看着分清楚了,其实恰恰错的一塌糊涂。因为他忽略了问题的根本,那就是家!因为是一家人,哪还需要分什么彼此。牵拉着我们的,就是这浓浓的血肉之情。
妻贤福星广,母慈儿孝敬,这十个字描绘的场面,不正是我们一直所盼望的吗?那些戍守边关的军人们,平时无比的坚强,可到探亲的时候,也会哭成个泪人,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将士们有多脆弱,而仅仅的因为亲人的几句嘘寒问暖触碰到了他心里那个最柔软,最脆弱的地方——家。
现在,不管你在外面是什么身份,回到家里,你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之一,在外面讲理,家,讲的是爱。
而对于舒文来说,那个人就是自己的家人,虽然自己的身世后来明了清楚了,但是在欧家长大的那么多年,几乎整个青春就是在欧家度过的,又有什么能比的过这份感情呢?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远,路上有你,我就不怕。
总有那么一群兄弟,你们一起闹过,却没有吵过,即使你们吵过,却没有恨过。他的家永远是你无处可去时的落脚点。你们的碗筷总是很分不清,他永远记得你爱喝饮料的口味。不论多晚,你一个短信过去,只要你有事,就会陪你出去喝酒。你是他家里的常客。他的父母都认识你,你们出门在外,他的父母打电话过来,还会问问你的情况。你要离开,他能一晚上不睡觉,和你聊很多,其实就想你留下来。你们或许很久不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