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是明光帝却也只能无奈退军,大王知道这是为何吗?”

    景然思索了起来:“好像说是明光帝之母兵种,所以大帝便急匆匆的回国了,而且这件事在我大楚被称为美谈啊。”

    听到这里的李信哈哈大笑,景然皱起了眉头。

    李信见此丝毫不在意:“大王,作为一个梦想当天下之主的人,怎么可能会在关键时刻退兵罢走!”

    景然呆住了,他确实从来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信这个时候盯着景然说道:

    “因为原因很简单,根据赵国和我楚国的国史可以知道,在面对大楚精兵进攻的赵国也在尽力做着战备,尽管赵国一战丧失二十余万精锐,可是他们在短短的一月之间又聚集起了超过三十万人!”

    景然:“什么!”

    他确实吃惊了。本以为赵国在损失二十万晶锐之后,就会赔款称臣,可是没想到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居然如此之强!

    “大王,懂了吗?”

    景然似懂非懂。

    “因为他们拥有完全可以和我们作战的庞大人口!”

    李信点了点头:“一个国家,想要成为大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景然这才坐了端正:“君侯请说。”

    李信道:“国至强者,疆域,人口,殖产!”

    “疆域,国家生死存亡之道。如赵国,大楚明光帝尽可以打下赵都,但是他们还可以退却道代城,甚至可以退却到深山高地当中,只要他们不降,赵国民众就不会安心,到时候尽管拿下赵国疆域,任你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守住的,反而会把自己陷在其中。”

    “人口,国家富强的一切源头。凡事只要有人,就不会太差。就如赵国现在的处境,除非杀光他们一整代的精锐青壮,否则秦国也只能在战场上胜利,却无法真正的打败赵国!”

    “所谓殖产,兴业也。民众富足,人心自然向着国家,如此之下,就算有亡国之祸,只要民众心向母国,这个国家就不会亡!”

    “我们中州大国现在就是这个情况,反观北奴,西戎却是很好地反面例子。”

    景然提起了兴趣:“这话如何说得?”

    李信顿了顿到:“天下大势。无外乎臣刚才所说的三点之道。”

    景然点了点头,示意李信继续说下去。

    “北奴,西戎,地域辽阔,人人弓马娴熟,是我中州大国之患啊。”

    景然点了点头:“这些蛮夷,动辄就南下东进,骚扰我中州子民,这几十年间尤为严重,可以说他们是我中州大国的心腹之患啊。”

    李信笑了笑:“他们或许是我等的大患,但绝不是什么心腹大患。”

    景然看着李信道:“这话怎么说?”

    李信道:“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和中州比起来只有一个优势。”

    景然:“什么?”

    李信微微一笑:“他们现在没有战乱,而且地域辽阔。”

    景然点了点头。

    李信:“可是他们还不是心头大患。”

    “这些蛮夷目前之所以这么强势,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内部还算稳定,风调雨顺,再看看我们中州,斗争不休,没有前途的样子。胆气自然也就壮了。”

    “可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他们的人口!”

    “居臣所知,北奴人口区区三十万不到,却占据数百里的疆域,几乎是我中州的一半。”

    景然:“确实如此。”

    李信:“这就是为什么李牧将军在和北奴大战的时候总会胜利,但是却永远也灭不掉他们的原因,他们人口少,打不过就跑,可是我中州的兵好需要休息,补给,这样一来自然就陪着他们转圈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