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宴结束后,女帝出到皇城,发现顾衡正在等她,“文叔!”女帝叫到。
顾衡刚开始还在纠结见到女帝要以“阿黎”还是“巴安女帝”的身份相处,这会见到女帝唤他“文叔”,心里便也没有再纠结,眼里含笑向女帝行了一礼“顾衡见过巴安女帝”。
“文叔私下时,唤我阿黎便好,不必多礼,当我是谭黎既可。事先没有告知你们我的身份,就是想以谭黎和你们相交,女帝诸事多无奈,唯有谭黎是真实的,还请文叔和熙之不要怪阿黎欺瞒之情才好”女帝看顾衡向她行礼,目光微闪,一脸歉意的看着顾衡。
“既然阿黎才是真实的,真实之交才是最好的,我们又怎会怪阿黎,只是好奇熙之若知道,会是什么的反应。”想到苏吉那一惊一乍的性情,两人相视一笑。
女帝和顾衡没有座马车,两个人就这样走在邺丘大街上。“我听说这宫宴是本国一品大臣和皇宫贵族才会参加,我亦知文叔才能过人,却没想到文叔如此年轻竟以身肩重职了”因为已知顾衡之父是礼部尚书,女帝便没有往王公贵族处想,和顾衡说道。
“说来惭愧,衡身无一职,来参加这次宫宴是因为我母亲的缘故,让阿黎失望了”顾衡说道。
“志在野趣也很好,多少人都羡慕不来呢。只是不知文叔令堂是?”能让子女身无一职来参加这次宫宴的,顾衡母亲身份怕是也不简单,故女帝好奇问道。
“我母亲是先皇之妹,常乐公主”顾衡说着转身看向女帝,似要将女帝每个神态都收入眼中。
女帝在位也近一年,对四个大国的人物关系还有一点了解。但对于公主一类也仅知道外嫁的,而顾衡生在东祈,可见其母并未联姻,按理女帝不应该知道,但东祈常乐公主却是个例外。女帝想到常乐公主的传奇,眼中倒不知不觉中流露出羡慕之色。
听闻东祈常乐公主本是要与一个南方的小国联姻的,但是常乐公主却在赏秋宴会中遇到了当年东祈的探花郎,两人一见倾心,暗许终生,在卑女的掩饰下,几次相约后珠胎暗结。东祈祖皇得知后勃然大怒,将那名探花郎打入了死牢,并逼迫公主打去胎儿,常乐公主是个性情刚烈的女子,以死相逼祖皇放过探花郎和她腹中的胎儿。在她绝食五天后,祖皇后爱女心切,苦苦哀求祖皇放过那探花郎,给常乐一条生路。祖皇耐不住祖皇后的哀求,且觉得常乐已经毁,对东祈便在也没有价值,也想看看真世上所谓的爱情。
便跟常乐说,若要救探花郎,便要削去公主之尊,贬为平民,并永世不得回京,常乐当场同意了。祖皇再派人去牢里试探花郎说,是要与常乐在一起还是继续做探花郎,如果选择前者则永世不得为官且不得踏入京城半步,如果选择后者,往事既往不咎,他依旧是东祈当年的探花郎。哪知那探花郎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
东祈祖皇气极,便将他们驱出京城,让他们自生自灭,他也好眼不见为净。好在那探花郎是个有请有意的,离开京城后便带着常乐公主回了自己的家乡,常乐公主也是一个坚强的,虽然没有了锦衣玉食的生活,每日粗茶淡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却也一直不曾抱怨什么,探花郎家乡父老不明真相,只当探花郎落榜后一蹶不振,无心仕途,平时不少对二人指指点点,但二人也不在乎,就这样相亲相爱的过了几年,直到祖皇后去世,祖皇后去世时在病榻一直念叨常乐,多次乞求祖皇让常乐回京,不然死不瞑目,先皇看着和自己走过几十年的老妻子,心中不忍,且事情过去已久,祖皇对常乐公主再大的怒气也该散了。便传令恢复常乐公主的身份,让其回京,并让当年的探花郎重入仕途。女帝大悟原来顾尚书便是当年的探花郎。
“文叔,你知道吗?你母亲是这世上我最钦佩的女子之一”敢爱需要莫大的勇气,常乐给了天下女子敢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