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招式,而没有实际进行全身肌肉的重力与耐力训练,最终将会沦为花拳绣腿。
铁伯伯说,如果真的想像他一样,就必须先学会蹲马步,先在水流不算太急的浅水里练习,慢慢逐步到深水里。
必须先站稳,才能出拳去击水,这对于杨天赐来说,现在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
后来他才慢慢知道,铁伯伯之所以能挑千斤重的大铁桶,与在水里蹲马步击水流是紧密相关的。
所以他也想像铁伯伯一样,可以挑千斤的大铁桶,登上山顶,脸不红,气不喘,可以做到气定神闲,泰然自若。
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难于登天,这一学不知不觉中就四年过去了,杨天赐已经十九岁了。
他已经完全脱离了四年前的稚嫩,已不在是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了。
他现在可以像铁伯伯一样挑着千斤大铁桶,在山道上行走如飞。可以像铁伯伯一样,到大江的急流深里,去击水。
每每这个时候,铁伯伯总会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他认为杨天赐是可造之才,虽然开始学什么都很慢,但只要学过的东西他就永远都不会忘。
这四年来,他也一直反复练习,在石洞时,学的刀法,可是毕竟时间仓促,领悟有限,但也学的五六成了。
然而他也没有忘记长乐门掌门姜大先生嘱咐自己的事情,可是他四年里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一步,也就无法去找姜大先生让自己去找的人。而圣天教再也没有找过他,他们一定认为杨天赐没有万古诅解药,恐怕早就毒发身亡了。
这已经是第四年了,可是他有太多事情都没有去做,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可是天下之大,又去哪里找寻仇家。
这四年里,他除了反复练习那石洞中的刀法,百无聊赖之时,也会拿出姜大先生交给他的书籍,那是两本书,一本是关于天气,地理的,而另一本是说行军打仗,计策之类的,这两本书他真的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了。
这些年,他也知道了铁伯伯的一个重大秘密。他之所以委身在这大善人府,做着下人应该做的事情,原来他一直逃避一个人的追杀。
杨天赐到现在也不相信,这武林中能有铁伯伯怕的人,直到第三年,他才知道铁伯伯一直害怕的那个人到底有多厉害了。
铁伯伯有一个习惯,每个月的月圆之夜,都要到后山去。
那一天杨天赐半夜起来解手,发现后山有动静,时有时无,距离太远,听不真切,所以便走的近了些。
眼前的一幕让他大吃一惊。他看见铁伯伯,立足在一块凸起的大石头上,左手轻扶着一块有半米厚的长方形石头。
右手紧握拳头,高高举过头顶凝神聚气,过了好一会,突然大吼一声,拳头如风一般直击到那块石头之上。
这排山倒海的一拳过处,石削纷飞,那块方形的石块,立时被震的四分五裂。
杨天赐看得呆了,心想铁伯伯的拳法的威力,恐怕当时无有匹敌,这要是击到人的身上那是可想而知了。
这时他才看清楚,地上已经有很多碎石了,可想而知他不止一次这样击碎石头了,可是感觉他并不满足意,相反更多的是失望。
杨天赐很是不解,这时候铁伯伯已经发现了杨天赐,杨天赐问其缘由,为什么每天都这里来练这拳法。
铁伯伯道“我之所以,在这大善人府,五年如一日,在大江中排浪,用大铁桶挑水,实则我一直在练一套拳法”
顿了顿又道“只要我能练会这套拳法,我就不怕我的仇家追杀了”
杨天赐感到很是好奇,惊讶的问道“铁伯伯一拳就可以击碎方石,难道这拳法还没练成?”
铁伯伯满脸焦虑之色,好像霎时之间,万念俱灰,颓然坐地,道“我不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