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楚涵有点感慨地说。
“你不说今天要和我下乡吗?”
停顿片刻,章楚涵又说。
“那我是撒了一个小谎。”
田川憨厚地笑着。
“你也不是撒谎的人,我得保持你的纯洁。”
章楚涵也笑着说。
“那你真地带我们下乡吗?”
他有点小心翼翼地说。
“是你们俩带我,我跟你们走。”
章楚涵拉着长声说。
“那我们上哪?”
他高兴的问。
“听你的。”
她甜甜地答。
“坐哪台车?”
他继续请示。
“坐你们的车。小曼开。”
她这回没说听你的,因为她要看看小蔓的驾驶技术。
“什么时候走?”
他又问。
“现在。”
他们三个人下了楼,上了车。
小曼说:“部长,什么方向?”
“问你叔。”
她不假思索的说。
“到西北看看大棚吧,现在农民除了猫冬的就都在棚里呢,新闻得从棚里出。”
他看着章楚涵,请示的语气。
“行,听你的。”
章楚涵甜美的笑着,好象不是去下乡,而是和自己的心上人去逛街。
他们驶离了县委大院。
文联主席何凯找章楚涵汇报工作,说文联想出一本书,叫《邑水文化名人》,章楚涵说这个动议很好,但她要看一看采写名单,过了几天何凯把名单拿来了,章楚涵一看有五十多人,排在第一位的是邑水老作家,叫孝军,已经去世多年了,是属于三十年代的我国著名作家,往下就没有什么大人物了,就连报社的几个记者都进了名单,当然,这个名单里也有田川,他被排在了第十位。
章楚涵说这个事她要向书记汇报,看看书记是什么意见,因为毕竟这涉及到给邑水的名人定位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名人呢,如果定位不好恐怕就影响不好。
何凯回去了,章楚涵来到田川的办公室,和他说起文联出书的事,她想听一听田川的意见。
“这充其量是一篇文章,构不成一本书。”
田川说,他现在和章楚涵说话已经没有什么约束了,如果是和别的领导说话,他不会这么说。
“为什么?”
章楚涵也直接地问。
“因为邑水没有那么多的文化名人。”
“可何凯的名单里可是列了五十多人啊。”
章楚涵笑着说。
“五十多人?牵强了吧,有那么多人吗?”
田川用惊讶的眼神看着章楚涵。
“报社有好几位记者都在名单里。”
“第一是谁呀?”
“第一是孝军。”
“这不是玩笑吗,报社的几个记者怎么能和孝军相比啊,孝军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作家,写有十多部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其地位仅次于巴金老舍鲁迅,报社的几名记者怎么能和孝军同时被称为邑水文化名人呢?这不是对邑水文化名人的玷污吗?他们懂不懂什么叫文化名人,什么叫邑水文化名人,邑水文化名人是出生在邑水,而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文化人物,不是出生在邑水,在邑水有影响的人物,就算是在邑水有影响,那几个记者有什么影响啊,我看是有坏的影响,不合格的文章都是他们写出来的,不合格的新闻都是他们报出来的,他们还怎么成了邑水的文化名人呢?这和我们写“天南地北邑水人”不一样,我们的定位不是名人,就是出生在邑水,现在工作在外地的有一定成就的邑水人,我们的定位是工作在外地的邑水人,而不是名人,他们把这些人定位为名人,他们有这个资格吗,把几个小报的记者,确切点说把几个非法小报的几个不会写文章的记者和我国的著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