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们竟不肯归还父王尸身?”她不敢相信。

    “公主!”杨贞忽然饱含中气:“我璟国断不可受此耻辱!您是朝辞公主,是我璟国唯一的嫡系之子,只有您,能力挽狂澜!”

    朝辞一愣,不敢置信道:“我?”

    杨贞从袖子中掏出一个物件,双手奉上,是一枚白帕,朝辞接过缓缓打开,一股血腥之气弥散开来。

    那白帕子里竟包着一颗带血红珠。

    朝辞一眼便认出,那是父王冕冠上的祖传佛莲红珠。

    她不无惊诧,抬眼望着杨贞,等着解释。

    杨贞道:“当今天下五国并列,五国国君各有一颗佛莲红珠,羌族那个金面将军提了一个条件,只要公主前往其他四国,一年之内,拿到四颗佛莲红珠,连同这颗一并交付与他,他便将吾皇梓宫交还我国。”

    帝王之尊,由生至死,绝无方休。就算是尸体,也代表一国之尊,如果沦落异族,就代表着国体的丧失。

    “荒唐!小小异族,不知使了什么诈术侥幸赢了一仗,我璟国覆灭它仅在于翻手之间,怎可让他侮辱国威!何况朝辞公主身份矜贵,我璟国满堂男郎,如此冒险之事怎的落在公主之身?丞相大人莫不觉羞煞?”忌奴满脸怒气,不顾礼仪,厉声斥训道。

    杨贞的脸上并未出现一二知耻之色,也不怪罪忌奴以下犯上。

    朝辞却道:“国君新丧,别说伐谋,就是压制蠢蠢欲动的朝臣已是难事。如果再次兴兵,大动干戈,绝非我璟国之福。丞相是不是也觉得,为今之计,除却答应那金面将领的要求,别无他法?”

    杨贞炯炯盯着朝辞公主,心中不免赞叹,公主始终是公主,关键时刻,胸中自有丘壑,自己果真没有看错人,于是斟酌道:“国主之身决不可留于敌手,否则我璟国纵过千万年也抬不起头来,公主,那贼子要公主前往,下臣何心其忍,但凡我璟国有一员虎将,王上又何必亲征?虽然公主平日不涉朝政,但是我国重文轻武,军力孱弱,想必公主也有所了解。何况,此事除了公主,任何人前往臣都不放心,踏遍四国,时日长久,艰险异常,谁敢保证能够不忘初心?普天之下,唯有公主是最能够全力以赴之人。”

    朝辞微微点了头,深深理解杨贞的无奈与愤恨,身为人女,自当百死莫辞。她觉得奇怪的,是这个要求的本身,实在叫人匪夷所思,如今天下五国鼎立,各国之间虽一直未有大的战势,但是边境之界摩擦不断,能维持平衡已属不易,而羌族却不要财物不要城池,偏偏索要佛莲红珠,这其中又藏有什么样的玄机?

    当年太祖百战艰难,倾尽一生方成为开国大帝,在这砥砺创业的数十载时光里,五位重臣一路襄助,功盖寰宇。太祖称帝之时,登基大典所戴冕冠上坠有九九八十一颗通白珠玉,其中有五颗红珠嵌于其中,佛莲形,和田料,百名工匠耗费百日方雕琢而成,此珠罕世难寻,只此五颗。太祖命人分别于红珠上刻下五位臣子的姓氏,每次上朝戴上冕冠,五颗红珠抬眼可见,以此表示太祖对五位辅国重臣的另眼相看。

    时光如梭,当年的五个重臣,子孙成了五方诸侯,再后来竟相继分裂成国。

    而太祖留下的五颗红珠,也如数在各国君王手中,虽说国已分裂,但太祖之尊无人敢违,每一颗红珠皆被视为镇国之宝。

    五位国君,亦不约而同将刻有自己姓氏的红珠嵌入冕冠,代代相传。

    朝辞心中存有几分疑窦,这件事迷雾重重,深有玄机,但杨贞跟随父王三十余年,是她绝对信得过的人。

    “丞相!”朝辞开口。

    “是!”

    “羌族起兵,无非是想夺权,我此去耗费日久,我璟国可保无虞?”

    “公主请放心!现在的情形,是他们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