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兄妹打的几个玉佩拿出来吧。这样孙子辈的就都有了。还有一套首饰,她们妯娌一人一套。在江南,她要操持那么大个家,想必是不容易的。”
“对了,去信的时候告诉宋氏,要帮明惠相看个好人家,不要开始的太晚了,好女婿早被人抢走了。”谢老太太是有些年纪的人了,一边思索,一边说,唠唠叨叨的一大堆。
“好,我令人将这些话写进去。”谢老听着老妻的絮叨,一边示意坐在一边的儿子赶紧记下来。
将近过了一旬多的时间,信件及包裹终于来到了扬州。
“夫人,京城的信到了。而且,老夫人和大夫人又送了很多东西过来。”若兰听了门房小厮的话,立刻进来报信。
“走,去看看。你去叫大小姐,让她跟着我一块去。”宋氏扶了扶手上的玉镯,起身对着若梅吩咐。
“母亲,听说是从京城来的信。”谢明惠提着裙裾,迈过门槛,开心的问道。
“对,不仅如此。你祖母和大伯母还送了许多东西。你随我去看看。”宋氏招呼着女儿过来,一边替她捋好耳际的散发,一边嘱咐道。
“好呀。”谢明惠虽然不是很喜欢这些杂事,但是毕竟是祖母和大伯母的一番心意。
“老夫人说少爷们和小姐很久不见了,就打了几块玉佩。还有就是几个在相国寺求得平安符。其他的,还有几副首饰,是给您的。据说是老太太当年的陪嫁呢。”来人还介绍了随行的老嬷嬷。原本是老夫人身边的一个颇受恩宠的老嬷嬷,而且此行的任务不光是要为二小姐,谢明惠养身子,还是为宋氏调理一下身子。
“白嬷嬷,此行辛苦了。”宋氏看见来人是婆婆身边颇为倚重的养生嬷嬷,心里暗自欢喜,看来老太太是担心明惠的亲事了。
“二夫人,严重了。老奴奉老夫人之命前来,是为了替二小姐调养身子。辛苦是不敢当的。”白嬷嬷不卑不亢的回复。
宋氏原本听说老夫人身边的这个嬷嬷本事大,而且为人十分本分,如今看来果然是如此。心里的喜意更加真实了一些。
“那白嬷嬷,就先住碧兰院的偏房吧。那里距离二小姐的院子以及厨房都比较近。”
“顺便再派个丫鬟过去吧,给嬷嬷搭把手。”谢明惠对白嬷嬷的感官比较好,也没什么排斥。看她年纪不笑了,就开口安排道。
“正是如此,惠儿考虑得挺周到的。”宋氏听了女儿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
“奴婢,多谢夫人和小姐。不过奴婢本来就是伺候人的,这样不好。”白嬷嬷自来是个安分的人,听到夫人,小姐要抬举自己,自然是惶恐。
“嬷嬷多虑了。就这样安排吧。”
谢明惠看见白嬷嬷又要开口拒绝,“若晴,你带嬷嬷先去休息吧。”
晚间,谢锦程回府。本来是要想进一躺书房的,可是被宋氏的丫鬟堵个正着。“二爷,夫人有要事,邀请你相商。”
“好了,知道了。我这就去。”谢锦程放下手中的事宜,立刻转道去了正院。
“锦程,今日京城来了书信。是让大郎回京读书的,而且母亲让我们早点为明惠定下亲事。还是大嫂给列了份名单。”看见谢锦程风尘仆仆的进来,宋氏就一股脑的将事情说出来。
“我当是什么事,枉费你让我巴巴的过来。”谢锦程大概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淡定的坐下,还晃了晃杯子,“劳烦夫人为我斟杯水。”
宋氏瞧着他一脸平淡的表情,十分焦急,但是还是听话的给他倒满水。
谢锦程缓缓的将水饮尽,才开口,“琴娘,不必着急。大郎读书的事情,我们还要问大郎的意见。至于明惠的亲事,前些日子,崔兄曾写信问过我,是否能结成儿女亲家。不过我没回应,只推说要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