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便是上元节,这个时代的上元节的习俗已经与后世没多大区别,无非就是吃元宵、放烟花、看花灯之类。据刘婶说,若是有灯市,街上还有杂耍、舞龙可看,只是这灯市是各个镇轮流办的,五年方为一轮,兰溪镇去年已经办过了,所以今年并没有多少热闹可瞧,所幸苏珞对此也没多大兴趣,并未觉得有多失望。
提到上元节,苏珞的家乡还有一个很具地方特色的小习俗,那便是点萝卜灯。萝卜灯点燃后,首先由长辈端着对着孩子的眼睛照一照,口中念叨 “照照眼,不害眼”,意为这一年都不会得眼类疾病。接着还要端着灯将家里的角角落落全部照一遍,一边照一边小声念叨“灯来照,灯来照,小鬼小猫都跑掉。”“灯照明,灯照明,今年有个好收成。”之类吉祥的话,一方面是驱鬼逐疫,另一方面是祈求风调雨顺,庄稼能有个好收成。按照习俗,萝卜灯点燃后就不能吹灭了,而是将其放在自家的门前、灶台等地方,让它们自然熄灭。熄灭后,灯芯上往往会结出不同形状的灯花。如果灯花结出的东西像玉米,就意味着今年玉米会丰收;如果结出的灯花像大豆,那就是说今年大豆丰收总之,结出的灯花像什么,这一年就会丰收什么,算是一种祈愿。苏珞在家时每年元宵节都要点萝卜灯,如今他重生到了异世,估计此生都不可能再回去,便打算点几盏萝卜灯,权当纪念了。
苏珞吃过午饭后,拿了两个早就准备好的大红萝卜,去掉头尾,切成三等份,六盏萝卜灯的雏形就有了,往年苏珞都会用不锈钢的勺子在萝卜灯中心挖一个均匀的小坑,像茶碗一样,如今没有勺子,苏珞便用铜钱代替,用着倒也顺手。
等萝卜灯挖好之后,苏珞又在灯身上刻了一个福字,最后将灯的边缘雕成锯齿状,插上灯芯,这样一盏萝卜灯就算是做好了,苏珞依样将其余五盏萝卜灯做好之后,将灯油淋着灯芯倒了进去,每一盏约三分之二满,如果刘婶看到苏珞这样浪费灯油,估计又要念叨一番了。
苏珞刚刚做好萝卜灯,小家伙也终于睡醒了,此刻正哼哼唧唧的吧唧着小嘴要奶吃,苏珞洗了手,从小镇里取出牛奶喂了起来。虽然苏珞已经将奶牛领进了家门,但平日里基本上不会去挤奶,主要是因为刚挤好的鲜牛奶不卫生,他也懒得去煮沸消毒,便图方便依然还是用小镇的,只每日定时将奶牛收进小镇里产奶,然后再放出来撑门面,喂牛的饲料也是从小镇里拿出来的,倒也省了不少事。
小家伙吃饱后打了个饱嗝,看着苏珞咯咯笑了起来,苏珞满脸慈爱的看着他,一只手捏住了他的小嘴,道“蠢货,笑什么笑”
小家伙全然不知自己被骂了,扭了扭脑袋,挣脱了苏珞的手,苏珞抬手又捏了上去,小家伙扭来扭去极不配合,俩人就这样“玩闹”了一番,直到一声极响亮的“咕噜咕噜”声从襁褓里传来,小家伙不动了,苏珞的手捏着他的嘴,也不动了,俩人的脸都有点绿。
小家伙表情呆呆的,有些神游太虚,过了好一会儿双眼才有了焦距,扭着小身子又开始哼哼唧唧了,苏珞知道,这是拉完了,于是解开襁褓给他擦屁股、换尿布,小家伙极为配合,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任由苏珞摆布。一回生二回熟,苏珞换尿布的速度深得刘婶真传,三下五除二就将尿布换好了,苏珞拎着脏了的尿布出了屋门,扔进门口的火盆里,又从铁炉里钳了两块烧红的碳放进火盆,没一会尿布就烧没了。洗尿布不存在的反正小镇里的棉布用不完,何必难为自己。
苏珞洗了手,又与小家伙玩了一会,等小家伙睡着之后,苏珞摸出一本大学看了起来,为明天的课程做准备。
不知不觉天已经快黑了,苏珞放下书本,吃过元宵,拿出中午做好的萝卜灯一一点亮,火光透过萝卜将苏珞之前刻的福字映的晶莹剔透,煞是好看。苏珞选出一盏最漂亮的端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