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醒来已是第二天的中午了,除了丁一留下来养伤,其他人都走了。女人告诉家瑶,她叫宾玛,她们是“纳”也就是摩梭人,她们住的地方叫“谢纳咪”汉族人称泸沽湖。

    宾玛对家瑶极好,时常牵着她的小手轻声说着摩梭人的故事,介绍摩梭人的生活起居。她们现在住的叫“花骨”汉人也叫花楼,是给年轻成年的女孩子住的,像家瑶这样未成年孩童是不可以住的哦。

    一个家庭中最主要的建筑就是“日咪”汉人叫做祖母屋,也有叫堂屋的;祖母屋中左右有两根大圆柱,右柱叫“龙杜梅”----代表女人即女柱,在右边;“瓦杜梅”----代表男人即左柱,在左边。这两根柱子必须是取自同一棵大树,女柱为根,男柱为干,体现“女本男末”!

    “摩梭人以女为尊,嘻嘻,生活中一切都是咱们女人说了算!”。

    两柱间的火塘叫“锅估”,祖母屋中的火塘代表着家族的命运,因此常年不灭。家中的重要议事和聚会都在火塘边举行。火塘上方的神龛叫“冉巴拉”是供奉神灵和祖先的。孩童长到十三岁时要举行成人礼,也是在“冉巴拉”前面进行的。

    火塘右侧是女席,左侧是男席,年长者在内,年幼者在外。女席后面的架子床“纠布”是祖母床,晚上由祖母带着家中的孩童在这里睡觉的。不过,现在这个家中只有宾玛一个人,她就破例把家瑶带到了她的花楼上一起住了,“俄的阿夏来了侬就不能住俄的花骨了。”

    “为什么?我就要和宾玛睡一起!”也就一个月光景,家瑶对宾玛已经非常依恋了。

    “造也,俄侬切!俄思古哈子比!”

    经过宾玛的介绍,家瑶才知道那腊肉是摩梭人最著名的“波铲”,也就是汉人叫的猪膘肉。是摩梭人把猪的内脏骨头都剔除了,再填入食盐,花椒等佐料,缝合后腌制。可存储数年不坏,芳香甘美,肥而不腻,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那烤鱼干也是用泸沽湖特有的巴鱼,在火塘上用湿栎树枝,微火反复烤焙而成,酥脆鲜香,每每有客人品尝了后都赞不绝口。

    那盆“坨坨肉”更是摩梭人待客的最高礼遇,也是逢年过节才能吃到的佳肴,是采用鲜活肥壮的牛,羊肉卤制。食用时要配上当地的干酸菜汤,肉鲜味纯!把坨坨肉抓在手上,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才现摩梭人豪放本色。

    摩梭人的苏里玛酒也是她们自独家手工酿造的,酒色微黄,味道醇美。并且度数低,不醉人,尤其能得那些喜欢装豪爽的客人的喜爱!

    那盘“泡梨”,是把山上林中盛产的麻梨,浸泡在陶罐内,加入食盐,白酒,姜,蒜,花椒密封了泡制起来。一月后取用,酸,甜,香,脆,味道别提有多爽了!

    “看来不能装b拿乔,一不小心就错过了这么多美食佳肴啊!”香菱看得流口水,内心感慨。

    天空晴朗干净,蓝天白云宁静而恬适。四围是青色的远山,眼前是一泓蓝幽幽的湖水,映照着金黄的阳光,一片波光粼粼。

    既便是刚经过离丧,此时的家瑶也觉得心胸舒畅,仿佛心头的积存的抑郁烦恼都疏散开了去。

    另一侧望过去是满眼的黄,整片枯黄的野草一直延伸到远处,中间兀立的一棵落光了叶子的树,嶙峋着。更有一只残破的木船,掩映在草丛中

    残冬的景象应该是衰败凋零的吧?然而家瑶此刻心中却充满了温暖和安祥。

    这里是宾玛的新家,只建了主要的几栋屋宇,还不能算完全落成。她还有自己的娘家,平日里她还是时常待在娘家的时候居多。她总是时时刻刻带着家瑶,叫家瑶“可儿”。宾玛的娘家有很多阿咪,还有很多阿乌,他们都很亲热地喊家瑶“若咪”。

    摩梭人男不婚,女不嫁,青年男女实行夜合晨离的“走婚”。这里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