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带着他们下了山。
回到家,马老婆儿瞧见女儿安然无事,心也放下了。
一场虚惊就这么结束,接下来就是等待收割了。
秋天的天气依然很炎热,俗话说,立了秋,把扇丢。七月末就已经进去了秋天,可天空却依然像下了火。
正是有了这样的好天气,有了肥水的灌溉,地里的庄稼才能按时成熟。
陈浩的手里拿着镰刀,身后是山里的女人们,旁边是那三十个捕快。
所有的人全提着镰刀,脸上显出了焦灼之色。
一阵干热风吹过,地里的谷穗就变得焦黄,那些豆子的叶儿也卷了起来。
不远处的高粱迎风舞动,传来了嘎巴嘎巴地脆响。
陈浩看看天,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大手一挥:“乡亲们!收割了,冲啊!!”
一声令下,轰地一声,所有的山民就一扑而上。
她们好像勇猛的战士要攻克敌人的堡垒,奋勇扑击。
眨眼的时间,漫山遍野都是镰刀飞舞,谷子被一片片放倒。高粱的穗子也一片片被割走。
豆子地里忙忙碌碌,到处是人们忙碌的身影。
多少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粮食了?好多人乐得泪如雨下。
健壮的男人跟女人拼命收割,老太太跟老头子就抡起木叉装车。
大山里不缺独轮车,没有独轮车的,就肩背手抬。
山路上到处是穿梭的人群,一大群孩子们也来帮忙,嘻嘻哈哈帮着大人捡拾遗漏的庄稼。
几个从战场上退役的残废人不能下地,就帮着大家烧水,送饭。
所有人干得都是热火朝天,短短一天的时间不到,庄稼就收割了五分之一。
收割回来的庄稼,被放在村头的空地上晾晒。
谷子干透,人们就装进口袋堆积起来,豆子晾干以后要经过捶打。至于高粱,也要经过脱粒。
大山里近百个劳力,七百多亩地是十天以后收割完毕的,也是十天以后被脱粒的。
庄稼经过脱粒,纷纷过秤,最后的总数目出来,全村人一起惊叹。
短短三个月,马家村的粮食产量竟然达到了每亩五百多斤。
七百多亩地,足足收获了三十八万斤的粮食。
核算到每个人的头上,竟然有三千多斤。
这是马家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丰收。几个老人激动不已,竟然抓着陈浩的手跪了下去。
“后生啊,你可真能!你是我们大家的救星啊……。”
陈浩赶紧搀扶几个老人,说:“大爷大娘,这是我应该做的,这些粮食,并不全属于我们啊。
我答应了钱知县,要给他一万斤的粮食,毕竟粮种是从衙门里借来的。
我还答应了元宝山上的徐姑娘,给她五万斤粮食,不能瞧着他们饿死。
但是我保证,以后每年咱们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入,填饱肚子不是问题。”
几个老人立刻站起来说:“种地缴租纳粮天经地义!当然要给!至于徐姑娘,我们也要帮助,老实说,我们全都受过徐知府的大恩,应该知恩图报!”
陈浩说:“好!那就把这一万斤粮食让衙役们拉走吧,把给徐姑娘的也扣出来,剩下的,大家分了吧。”
陈浩说话算话,多给了那些衙役不少的粮食。
毕竟这些人帮着大家忙里忙外也不容易,就当是雇佣长工了。
扣出来的五万斤,他让丁香装上独轮车,分批给元宝山上的那些山贼送了过去。
马二娘家也分到了不少粮食,足足九千多斤。老婆子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吃食,都要乐疯了。
可陈浩的心情却一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