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 我爹很有钱
我叫薛蟠,我有一个可爱的妹妹,她日后会成为一个绝色美人儿。当然,她现在还是个只会啃手指头、流鼻涕的跟屁虫。鉴于她日后会“眼瞎”,我做了个重大而深远的决定招童养夫
薛母当年,与薛蝌之母其实是有那么几分龃龉,这也是人之常情了。薛家自来便出长情之人,薛父与薛蟠他大堂伯,俱都是这样的人,妯娌之间便难免多了两分攀比。
说来都不是什么要命的事,不过是你今日多得了支钗,我明日便要多拿了副镯子的事儿。因当时薛家大伯尚未分出去,两兄弟俱在一个府上过活,两人又都无子嗣,女人们闲了,便生出许多是非来。
后来薛家大伯出去单过,妯娌俩也先后产子,又差不多同时产女,俱都儿女双全,便也没什么好比的了。远了香近了臭,尤其薛家大伯母时常随丈夫外出,两人见得少了,反而越发的亲近了。
又有薛家大伯母产女时伤了底子,没过几年便去了,薛母反是越发的感念起她的好处来,因而对待薛宝琴这个失怙失恃的侄女儿,很是照顾,比之宝钗也不遑多让了。宝钗亦是素来识大体的,且多了个妹妹陪着她,她更是高兴得紧。
因着家里多了两个弟妹,薛蟠便想着为妹妹们也请一位女先生或是教养嬷嬷,他实在是不大信得过薛母的。
薛蟠说得委婉,薛父却是一点就透,薛母的性子他是再了解不过的,之前大多关心的都是家里顶门立户的小子们,如今想来,女儿家的多通些诗书笔墨管家理事,却也不是什么坏事。
其实严格说来,薛母本就出身累世公卿的王家,与管家理事上自是不差的。不过她本就是幼女,素来有聪慧机敏又强势的长姐压在上头,便养成了有些绵软的性子。如此一来,倒于教养女儿上,差了那么两分。何况于薛家而言,自然不在乎多养一位专司教养女子的先生的。
只是这女先生却是极不好请的,便是林家这样的业经五世的列侯之家,请的先生不也是贾雨村之流么。何况以林黛玉远超贾雨村的咏絮之才,薛蟠十分怀疑,贾雨村这等沽名钓誉之辈,恐是教不出黛玉这等人品的。
“女先生且不急,毕竟通文识墨的女子多是养在内阁,实在不行,请了男先生隔帘而教就是了。只是这专司教养之人却是不好请的,宫里出来的嬷嬷多是主子开恩出来荣养的,哪个没点儿贵人赐的银钱傍身,岂能瞧得上咱们这样的门第。再有各公侯府邸自家养的嬷嬷,更是在手里握得严实,这倒是件难事了。”
这事儿薛蟠并不多担心,以王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家风,王子腾爱女王熙凤尚且识不得几个字,何况是薛母。但宝钗将来却是个博学广识,杂学旁收之人,又有能媲美黛玉的诗才。可见除自身的天赋外,却不是薛母能教的出来的,必有其他名师指引。
果然,不过月余,此事便有了转机。
薛父寻来的女先生,乃是东平郡王穆家当家主母的娘家旁支,其实论起血脉来说,已经有些远了。这位先生自小有幸入了主支一位太太的眼,便跟着主支这边的教养嬷嬷一起学过几日规矩,又是个能识文断字的。薛蟠随着薛母瞧了几眼,便知薛父因何用了这位先生了。
女先生夫家姓王,却是与金陵王家,薛母的娘家并非出自一脉。母家姓马,算起来与治国公家是同宗。她自言是因着夫家犯了事,天家体恤,并未牵连,只没收了家产,发配原籍。岂不知刚到了金陵,丈夫便病了,为了治病,阖家的体己都尽去了,却也没能留住性命。如今家里便只剩下自己带着个年仅五岁的儿子出来寻条活路。
薛母素来心软,闻得这话已是感叹连连,她们年岁相当,倒也说得上话,“你也是个苦命的,好在还有性命在,将来孩子有了出息,你也算是熬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