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张沟,姜家。

    三间石头泥巴堆砌的土屋,院子倒是很大,养着一头黄牛,正卧在一棵歪脖子槐树下,惬意的倒沫。

    张沟全村都姓张,只有他们姜家是后来搬进来的。

    昔年,老村长照顾姜家老夫妇,给了他们几亩薄田,还有这一出老院子,姜家老夫妇才在张沟生活了几十年。

    虽说老村长已经去世了,但张沟的乡亲们早就已经把姜家三口当成了村里的亲人。

    姜城生病的这几年里,乡亲们忙前忙后,没少帮助姜家老夫妇,更是张罗着姜城的婚事,才举办了昨天那场特殊的冲喜婚礼。

    乡亲们深知王刀疤不好惹,又生怕姜家得罪了他,惹了麻烦,这才一大早,众人就匆匆的赶往姜家。

    姜家的灶火屋中,姜母在烧着地锅,忙碌着早饭,尽管昨天娶了儿媳妇,但姜母的脸上依旧一筹莫展,看不见丝毫的开心。

    姜父在院子西头的草棚下,正卖力的铡着草,准备着黄牛过冬的草料。

    长年积累的老腰病让他不时的直起腰背,挺胸舒展。

    没过多久,他突然听到门外乡亲们的声音,赶忙擦去手里的杂草,捶着腰背,佝偻的走了出来。

    “老姜,在屋吗?”

    “在,在,这一大早刮的什么风啊,咋把你们几个给吹来了?”姜父笑着,来的都是村里的老熟人老邻居,不由得开起了玩笑。

    其中一个花衣大婶一脸的焦急,很是担忧,“老姜啊,你家昨晚有动静没?”

    “啥动静?”姜父愣了下,没听明白。

    花衣大婶一直揪着心,生怕昨晚王刀疤来的是姜家,试探着开口,“昨晚你家城子那屋没动静?”

    若是换做平常,这么问的确没什么不妥,但昨晚是姜城的洞房花烛夜,花衣大婶一急,倒是没想太多,可听在姜父耳中,却变了味道。

    就连和花衣大婶一同来的几个乡亲,都觉得这话问的有点怪怪的,个个神情古怪。

    姜父有些不乐意,敢情这个寡妇是想打听那种见不得人的事儿,况且他儿子城子本就患病,结婚也是为了冲喜,洞房这种事更是说不得。

    “你这寡妇,打听这些干啥?自己赶紧找个男人去,我家城子棒着呢,敢情你们几个过来,都是来打听这事儿的?走走走,一个个老不正经,回家抱自个儿媳妇去。”

    花衣大婶一听,老脸顿时红了,瞪了眼姜父,呸呸呸的乱吐一气,“你才老不正经,想的啥,我说的是昨晚王刀疤有没有来你们家,谁想着打听你家城子的事,呸,老不正经。”

    其余几个村民一脸的干笑,随即正经起来,很是担忧的点着头。

    “今早,俺下地路过村口,看见王刀疤被人脱光了挂在大槐树下,老姜,你是知道的,王刀疤可是咱们这附近几个村子出了名流氓痞子,难惹的很。”

    “咱们村除了花寡妇,小妮子们都去城里打工了,只有你们家昨天娶了新媳妇。”

    “王刀疤好色的很,祸害了不少小闺女,他也知道咱们村只剩下大老爷们和大妈,根本都没来过咱们村,他肯定是闻到了腥味,才来咱们村的。”

    花大婶几个人你一言无一语,说的姜父脸色都变了,紧紧攥着拳头,他家城子身体不好,他很理解乡亲们的担忧。

    这时姜母擦着手,从灶火屋里走了出来,听到这些,惊慌无比的朝着姜城的里屋跑去。

    “城子!”

    姜父几人也立马跟了上去。

    也就在这时,一道气喘吁吁的焦急声音忽然传进院子里,姜父等人还没来得及进屋,脚步立马顿住,每个人的脸色瞬间大变,忧上加忧,愁更愁。

    没想到大家伙担忧的事情,还是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