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肉一般。
自己要怎么办?这个在当时几乎无解问题困扰着戚帅,这一年,写下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诗句,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郁闷。
家庭没地位,事业没希望,奋斗了辣么久,还只能带着一群农垦兵屯田,戚帅感受到了父亲心中的悲凉。
我就是想把倭寇,甚至北虏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不过戚帅显然不是那种只会牢骚c抱怨,充满了负能量,没有什么本事的人。作为未来的一代战神,戚继光同志有他自己的思维方式。
在这段郁闷的时间里,他已经开始琢磨自己要怎么做才能上战场,把倭寇按在地上摩擦。
是的,要把倭寇按在地上摩擦,首先需要自己掌兵。
嘉靖二十七年,朝廷一纸命令,戚帅带着农垦兵们调防蓟门。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说是调防,其实就是去看看,是瞎折腾,充其量能让农垦兵们感受一下战场的气氛。
要是打仗,农垦兵们肯定掉头就跑,都不带管戚继光这个名义上的统帅的。
像是这样的调防,时间也不长,春去秋归也。
这就很尴尬了,每年有一半的时间浪费在路上,还要约束那些兵老爷们不要骚扰沿途的百姓,却不能和倭寇战斗。
戚帅郁闷,苦恼。
在往返于蓟门c登州的时候,戚继光写下《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
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
多是横戈马上行。
写诗,是文艺青年的事情,与戚帅的理想不同。
很多人认为诗句里面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神马的都是吹牛逼啊。蓟门那些年安静的根本没有蒙古人的身影,这首诗可以看作是戚继光文青病发作,可以当成是他在吹牛逼。
但通篇看下来,这首诗哪里是吹牛逼,戚继光这是在发牢骚。
一年什么都不用干了,为报主上的恩情,要南北驱驰,三百六十五天中有一大半的时间,都要横戈马上行。
很是无奈啊。
人生,不能这么过!
戚帅当然知道如此荒废下去,自己的理想多半要被风干,然后等自己老了之后就着下酒。
寻觅了各种办法,分清利弊,戚帅便开始改变——参加科举!
科举分文武,像戚继光这种祖传下来明威将军的人,只能参加武举。
武举就武举,无所谓了。好在少年时代多有历练,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比试什么的戚帅也是不惧。至于时论之类的,戚继光也是擅长。
嘉靖二十八年十月,戚帅中武举人。
做人的差距真大,说中举就中举。虽然武举人没什么地位,但最后混个总兵之类的,带兵剿灭倭寇还是有可能的。
戚帅距离少年的梦想走近了一步。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