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江东父老,老死乡梓。而严嵩却用最快的速度收拾行李,厚着脸皮从老家日夜兼程的赶了回去。
可是杨廷和这等老狐狸斗倒了江彬,斗倒了王琼,哪里是严嵩这种还没成精的小狐狸能比拟的?严嵩这点小伎俩被他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于是严嵩回到北京,杨廷和一改从前大力培养的姿态。一面未见,严嵩被一道冰冷的命令给发配到南京翰林院。
从北京翰林院的编修到南京翰林院编修,相差的可不仅仅是南北一字,那可是天上与地下的差别。
严嵩已经被杨廷和从自己的队伍里摘了出去,打上了叛徒的标签。
他知道,自己这辈子应该是完了严嵩痛定思痛,在南京反思自己的过错。
无论怎么盘算,严嵩最后得出的结论都是——自己的政治生涯完了。
是的,完了
文官系统两大势力,占优势的杨廷和一系把自己打上叛徒的标签。而另外一系,被杨廷和打的七零八落。就算王琼侥天之幸重新起复,在王琼眼里自己可是明明白白杨廷和的人,依旧没有好果子吃。
我想这段时间严嵩的日子应该不好过,特别不好过。他内心如焚,在一次又一次反思中,严嵩终于“升华”了。
但这种升华没有任何用处,只要杨廷和在朝一日,严嵩都不会有任何发展。就算是杨廷和退休,但他的儿子杨慎也在朝中为官。
严嵩无奈的发现,怕是自己会老死在南京。
这件事情怪不得别人,要怪只能怪严嵩自己。
而看上去杨廷和如日中天,扶持了小皇帝,有张皇后的支持,一揽朝政。
可是没过多久,明朝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事件之一的大礼议事件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为了保证自己盟友张太皇太后的利益,杨廷和拒绝世宗父母入嗣。也就是说,世宗是过继给张太皇太后,然后兄死弟及。
可是老狐狸杨廷和没想到,自己竟然碰到明朝最为妖孽的皇帝——世宗。
具体的大礼议事件就不详细叙说了,最开始支持世宗的只是小猫三两只,主要都是郁郁不得志,想要政治投机的低级官员,比如说张璁等。
当张璁被撵到南京刑部当主事喝闲茶的时候认识了桂萼。
桂萼是江西饶州府安仁县人士,严嵩被流放到南京,和桂萼的关系还不错。在这个政治上的死地,两人可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他与桂萼同是江西人,儿子与桂萼之子同延请一师等等。严嵩与桂萼有诗书往还,多所颂扬。也就是说,严嵩与桂萼的关系很好,很好。
严嵩被杨廷和抛弃,视为叛徒。面对强势的杨廷和,站在他的影子里,严嵩早已经心如死灰,只想安然养老,不去想什么宏图大业之类的事情了。
可是命运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对严嵩露出了微笑。
一个二甲进士的张璁,一个三甲从进士桂萼(一旦写到从进士,脑海里就会飘出如夫人的段子,从进士还真是没有地位啊),面对杨廷和这种大佬能翻起风浪?说出来严嵩不信,就算是张璁和桂萼他们自己都不信。
可是不久之后,大礼议事件张璁一系陆陆续续有生力军加入,而且都是猛将。
方献夫,黄宗明,霍韬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王学门人。
王琼c王阳明一系被杨廷和无情打压,王阳明倒是不在乎,老先生只在乎自己能不能成圣。可是王学门人咽不下这口气,况且他们也有自己的政治诉求。
于是这些人借着大礼议事件的由头,聚集在南京,第一次在政坛上绽放出自己耀眼的光芒。
嘉靖二年十一月,张璁c桂萼在王学门人的支持下,再次拉开大礼议论战的帷幕。
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