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嘴巴成了个型。
“我们,曾经是军校时期的大学同班同学。“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回到警局已经是五点钟,好多行业都准备结束这一天的工作,路上行人和车辆逐渐多了起来。但有些职业,永远没有定点下班之说。
陈挺把包和信件送到物证处,说明明天带当事人来录指纹,要求4时内出结果。
陈挺电话响起,正是他不知该怎么回复的张兆和。
“陈组长,晚上有约嘛?”
“首长,我这种人怎么会有约。”
“那走吧,陪我喝两杯去。”
没事不要惹事,有事不要怕事,是他的工作信条,该面对的总是躲不过。他心里打定主意,要和张老师喝几杯,没有开车,打车去往约定的饭店。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张兆和对于他是很重要的人,是领导,是恩师,是兄长,是榜样。
陈挺是山区走出来的孩子,15岁时候,父亲外出打工意外丧生,他和母亲便相依为命。在他老家,一个寡妇,靠养猪养鸡独自撑起这个家可想而知是多么困难。陈挺几次提出来要中途退学和其他年轻人一样出去打工,陈母都流泪骂他没出息。高中后,陈挺成绩更好了,但性格却更内向,在对母亲的愧疚和自我压力中,他终于迎来了高考。对于一向成绩优良的他,考取军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包食宿,有津贴,未来工作有保障。儿子未来是个军官,母亲在老家面子上也很光彩。
那些家境良好的孩子们在想着如何继承家族荣耀,如何实现个人理想,如何让自己身材更健美,如何讨女孩欢心的时候,他这样的孩子还在为吃喝发愁,为减少口音而斟酌每一句话,为不显得寒酸努力改变自己融入大团体。
本来就不公平的人生,其实是从胎儿开始的。
19岁的他进入著名的陆军学院,每天和其他学员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堂,进行一样的训练。军校有很多和他一样想依靠
部队改变命运的孩子,不用为吃饭穿衣费心思的他们,把更多的精力都用在学习和训练上。
书面成绩依然上等的陈挺,在体能训练上的优势也渐渐显露出来。刚被高考折磨出来时的陈挺,1八5的身高,只有15斤,着实是个“瘦麻杆”。不过几个月过去了,体重增加了十几斤,身体也壮实了许多。
陈挺仿佛一只刚破壳的鸟,对这个新奇世界充满了求知欲,并获得了丰硕的回报。平时书本的学业成绩优良,训练场上也几次得到标兵奖励,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意气飞扬,生活里也交到了几个不错的兄弟哥们,教官们对他也很器重。那时候的陈挺,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信,美好未来的大门似乎已经徐徐打开。
张兆和比陈挺大6岁,是陆军学院的教官主任。他和其他身体粗壮声音洪亮的教官不太一样,17八米的个头,不算魁梧却挺拔的身材,眉眼清晰,目光坚定,潇洒俊逸。对向他打招呼的学员,他也会微笑示意,总显得那么儒雅c高贵c谦谦有礼。
陈挺后来才知道,年轻的张兆和连校领导都礼让三分的原因,他的背景可不像他表面那样谦和亲近,他的叔父竟然是常委成员之一,而他本身的家庭也是军队世家,根红苗正。他这样的身份,加上研究生学历,并多次发表力挺现代军事转型文章,专业能力早就得到多方面认可,功成名就,只是时间问题。
张兆和很喜欢陈挺,总会在一堆人中把陈挺单独叫出来,帮自己或者其他教官做事情。在军校,能多多出现在领导和教官面前,这本就是难能可贵的机会。陈挺很好的完成每一个或微或繁重的工作任务,张兆和也并不急于表扬他,只是淡淡的说:“嗯,还不错。”
张兆和的人缘出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