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还在继续。
陆禄说道:“工部之缺既已定论,对何人继任望东村布政使一职,诸卿有何见地?”
科技国现在全国就一府十三村,这些个村落的地位,换句话说,其实就相当于地球主世界的一个省。
所以在朝堂上讨论一个村的村长由谁来担任,是完全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一件大事。
堂下大部分臣子们一时都想不到皇帝竟然直接从官员中拔人进中央,而不是按照举荐制来任用外徒,因而一时之间都有些失言。
“既然诸位臣工无有其他建议,如此暂且就由粮颠村布政使坤擢升为望京村布政使。”
望京村是最邻近顺天府的一个村,也是十三村之中人口最多,税收得最多的一个村,坤被从最西侧的一个村调任这个重要村,其行政地位上的提升显而可见。
“至于粮颠村的布政使,诸位回去好生了解,何人适合,上疏于朕。”
“臣(等)领旨。”堂下众臣躬身应喏。
高高在上的陆禄环视一圈堂下俱都是五六十岁的垂垂老首,没有一点朝气,的朝廷重臣们,道:“朕这些日打理朝政,蓦觉国朝举荐开制以来,已有年头,我朝因制获益良多。”
“然,举荐察举重于时,理民牧民亦重于时,两两两不能相得,加之诸位臣工朝事繁忙,举荐察举无有定律,疾之,朕有定计,欲改选制,诸位臣工有何见地?”
堂下重臣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举荐考察是需要花时间,但是我们有考察过了的选官举荐啊!
我们是忙,但是我们有家人有学生有老师可以帮我们考察啊!
原来皇帝是要改选官制啊!
堂下众臣一开始听陆禄说话,还有些莫名,然而陆禄一说出朕有定计这四个字,大家就都知道什么意思了。
心里虽然千不愿百不愿,但诸位还是躬身揖礼,没有任何意见:“陛下圣明!”
“王乃建。”闻言,陆禄朝内侍监秉笔太监王乃建望了一眼。
早有准备的王乃建行礼,手甩拂尘,发出“啪啪”声响。
片刻,四位小太监从殿边缘走了出来,两位手捧册子,两位负责给文武两列官员递册子。
这些册子里面的内容,自然是陆禄设想的官阶制度,是由几位小太监在陆禄休息间隙,听陆禄口述写下,然后复写多册的。
“九品官制?”
“制品c部品?”
“吾是正部品官阶?”
“科举??”
“此便是朕之设想,科举制主考四书五经,全天下文人皆可赴京赶考,考成者皆授员之称,位列股品下,称吏员,入官成制。”
“考成优异者,直授科股品,有缺补进!”
“国朝职官,一应官阶,吏天官牵头,能略整备,奏知朕。”
“科举具事,由礼部牵头,府村设学政使,主学考,府学政使主考府考村考有成者,府考前三,置状元c探花c榜眼美号,进中和殿由朕直考。”
“圣明无过陛下!”如此有条有理,众人还能有何意见,纷纷溜须拍马。
“另,府村同设品制,以府为计,府之地位等同从部品,任府布政使之差必得从品官,循例规划,吏官务得尽心尽力。”
“谨遵陛下圣谕!”吏部尚书作揖回应。
“除外,国事政忙,唯系于朕之一身,不胜其扰,故,朕欲于六部之上,增设一内阁官署,置一首席辅政之臣次席辅臣同三位要务辅臣,为朕查漏补缺,领衔六部,辅理国事!”
首辅!
次辅!
辅臣!
一次五个再不是专门分工某一部门的顶级高官,而是领衔六部,辅理国事的大臣,陆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