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冬季寒冷,开春就在这几日。

    在这个感冒都会要命的时代,靠山村街上c院外都冷冷清清。但,一进屋中,无论主家c客家还是下人房都是热热闹闹。山里不缺柴烧,不当值的下人们都聚在火塘边烤火,分解桃树枝,准备正旦日春祭用的空白桃符。最后还要交到东院,在空白桃符上刻画字符才算完成。

    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做空白桃符是水磨工夫,要一边烤一边磨,还不能烤糊。因为没有利器切割,铁也是国家管控物。所谓管山海,就是铁和盐。每年这个时候,河西管家人的耳朵大约都要发烫,被人不停念叨。官山海就出自他们的老祖宗,齐国宰相管仲。

    少量的铁要先紧着农具c猎武和庖厨,不会用在这类事上。当然,也不是小事。

    春祭是大事。端木主家人也要擦拭祭器,这种事只能亲自动手。越临近春祭,厨房更是忙得热火朝天,精心准备各类祭祖贡品。

    夏历十二月是腊月,小祭就没停过,大祭c祖祭在正旦辰时。然后才是春祭,这个要五村合祭,祭农神c雨神。

    靠山端木祖祭,祭的自然是端木先祖,不会是范姓先祖。

    在靠山端木,伊希是第三代。若算上范姓曾祖,伊希就得降为第四代。靠山端木氏主母郦氏共育三子,九女父亲端木孟良为其长子,然后是三子和五子。另还有四子为庶出,二c四c六c七都是妾侍所生。

    二子前面原来还有个庶子,因过了十岁才没了,名字就把仲字排序占了。所以二子端木叔梁其实是老三,三子端木季栋也应为老四。另还有三女也是庶出,不知道怎么也没了。

    那时也还没有上西院。上西院是后来门客的主张。

    此外端木莲再无所出。

    单看前面孟良c叔梁c季栋三兄弟的名字,便可知端木莲偏心。二弟c三弟是栋梁,老大却要做良人。嫡长子该用伯字,却用了孟字。

    老二老三成婚也早,老大却过了二十多岁才娶妻,即九女的母亲卫罗氏。卫国罗氏女。

    嫡长子本为承宗人,下一任家主,长子c大妇地位很高。可惜九女父母是淫奔,无媒苟合。当初祖母郦氏念在肚里的孩子,到底将人娶回来,全了礼。原本此事可大可小,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因端木孟良不受祖父喜爱,又作出苟且之事,更被嫌恶。多次当庭训其失德c不孝,事情便渐渐流传出来。

    失德也就罢了,不孝却很严重,相当于绝了继位家主的资格。端木莲虽没明言,但族人惯会看风向,捧高踩低。连下人都跟着背地里指指点点,其中更不乏端木孟良几个弟媳的推波助澜。

    这已明显脱离了对嫡长子寄予厚望的磨砺,连出仕的路都断了。这个时代没有科举,由乡大夫举荐为官,名声十分重要。就算端木孟良没有任何想法,风言风语,人情冷暖也不是谁都能经受得住。

    某次,端木孟良一怒之下一去不还,其后果,直接导致卫罗氏难产。

    千辛万苦生下九女后,竟得了失心疯。

    卫罗氏渐渐不记得自己嫁人生女,还当是嫁人前,每天飞梭c织素,唱歌。虽织空机,付出的辛劳也一样。好在她彻底遗忘前,九女已学会走路。

    从这点上讲,如果没有上西院,或许九女早就没了。也轮不到伊希。

    火塘前,伊希叹息了一声。卫罗氏现在挡空机,若为她安上丝线,她一样能织出美丽锦缎——这也就是端木氏还养着她的缘故吧。而九女,自是可有可无。

    拿起一旁放着的土陶碗和长柄木勺,从火塘上吊着的陶罐里舀了一勺开水,凉在一旁。

    陶罐还能煮东西,陶碗也能当盖子,先民智慧无穷。伊希想她必须挖掘出罐子所有作用,才不被古人比下去。要不先做个雷震子?

    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