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没有”
“那就行了,你这边直接当公式记就好。”
“”
面对姜以耳怀疑的目光,温戚义正辞严“你信我,高材生都是这么学习的。”
“”
啥玩意儿
姜以耳一阵语塞,但是看着对方说这话时实简直是毫不心虚,她唯好默默回正脑袋“好的吧。”
男人都是好面子的生物,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好。
不过高材生实在太可怜了呜呜呜,不仅要好好学习,居然还得负责替温戚背锅。
时间一晃一个星期过去,各地学生掰着手指倒数的又一个国家法定节假日终于被盼来,即便这个节日的意头不怎么好,不过并不妨碍姜以耳所在班级在放假的前一天充满了喜庆,宛若过年。
“清明节快乐”
“同乐同乐”班长大人笑容可掬,格外亲切。
j市位于沿海地区,不是当初改革开放那一大批城市中的一员,可胜在靠得近,加之几十年来周边城市的发展,慢慢的一并带动起j市的繁荣。
许多居住在其他一些经济情况一般的省市居民察觉到机遇,会趁着机会前来谋生,以致于十几年的日积月累下来,拥有j市户口的人不少,子子辈辈都扎根在本市的纯正本地人口却不多。
清明节只有一天的假期,多数人不会选择用这么短的时间赶回老家扫个墓,再舟车劳顿赶回来,所以对于大部分学子而言,清明节确实是一个可以正大光明去浪的好日子。
可是姜以耳不同,她浪不了。
温承钦跟宋蕴当年同样是跨越了半个中国,从南部s市过来的,亲戚都不在这边,跟其他外来人员一样,他们一般隔两三年才会在过年期间回去住一段时间。
而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两个时间点,他们一家人会每年如一日般回去一两天清明跟11月17日。
后者是她姑姑温歆的忌日。
姜以耳一开始以为今年她要参加高考就不带她了,抓紧一切的复习时间,没想到上周回校之前,温承钦一如既往叮嘱她记得提前请好假,收拾好身份证跟换洗衣物。
四月的s市不同于中部沿海城市的清凉,夏天的气息早早降临,清明时节的雨纷纷也丝毫掩盖不了闷热,姜以耳就只套了件薄外套跟一条黑色牛仔紧身裤,脚上蹬了双运动鞋,爬山必备好装备。
但一路上来还是被折腾得够呛,下着小雨又出太阳不知是个什么鬼操作,要不是自己对蚊虫有非一般的吸引力,她还真想直接脱了外衣赤膊上阵。
下过雨,墓地周遭的泥土湿漉漉一片,墓碑被雨水冲洗过,倒是还算干净,简单除草擦碑打扫过一遍,一番忙活后,开始备香烛之余祭祀。
姜以耳对她这个从未谋面过的姑姑了解得其实并不少,温承钦常常会在自己面前提起她的事,无论大小,可见父亲对她这位妹妹的感情是极深的。
温歆是温承钦继母嫁入家中时带过来的女儿,小温承钦六岁,虽是继妹,但两人关系却是意外的好。温歆的性格很闹,按温承钦的原话来讲,就是但凡有她在的地方就不会有安静,而性子讨喜得又不让人觉得聒噪。
读书时成绩很好,嫁给了高中同学,一个跟她实力相当的男孩子,两人十分相爱,后来在三十三岁那年因病去世。
温承钦把手上最后一张冥钞放进火堆里,噼里啪啦的火星瞬间将纸张舔舐,好在今天没有风。他叹了声气,看着墓碑上贴着的那张定格了年龄的黑白照,女人笑得明艳,一如二十多岁时还没经历过生活变故的模样。
姜以耳没敢当着宋蕴的面跟温戚亲昵地站在同一把伞下,举着酸软的胳膊正想换一只手撑伞,就见原本半蹲在墓前、正在烧纸的温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