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七月就是她养的那只凤头鹦鹉,丫鬟是想逗她开心的,可她如今委实提不起兴趣来。

    嬷嬷却想着明萱平素最是喜欢那只鹦鹉,见着它说趣话,再难过也总是会心一笑的,就朝莺歌使了眼色,让她赶紧去拿。

    小鹦鹉学的是首关雎,莺歌只教了它前两句,事实上,她也只会这两句。

    她没读过什么书,不识字的,就是听明萱念的多,背下来了。

    莺歌逗鹦鹉很有一套的,她抓了把鸟食在手里,先喂它几粒,等它吃的起劲儿了,就开始教它说话“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小鹦鹉想叼她手里的鸟食,乖乖重复“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说的还挺流利。

    莺歌喂了它两粒,又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小鹦鹉很给面子地重复。

    莺歌高兴地跟明萱邀功,“小姐,小姐,你瞧,它真的学会了。”

    明萱点点头,的确比之前好很多,之前它就只会几句“小姐好”、“二爷好”、“嬷嬷好”

    可见莺歌训练它还是费了点心思的。

    莺歌见得到明萱的肯定,信心受到了鼓舞,又教小鹦鹉,把这两句诗连在一起念。

    这回是抓了一大把鸟食诱惑它。

    不过,小鹦鹉不太给力不是只念上句,就是只念下句,愣是串不到一起,到最后,竟念成了,“窈窕淑女,小姐好逑”。

    莺歌一听这话,有怀疑小姐是磨镜之嫌,当即急了,跺脚说“小姐,我没教它这个这不是我教的”

    明萱总算被她憋得满脸通红,急于狡辩的样子给逗笑了,打趣她“七月竟然还能无师自通,看来莺歌你的功劳真不小。”

    莺歌羞红了脸,嬷嬷在旁边松了口气。

    等莺歌出去了,明萱就喝了口茶,有意无意地问嬷嬷“嬷嬷,女儿家是不是一定非得嫁人”

    嬷嬷并没有怀疑什么,笑着说“那当然。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都是伦常。姑娘家不嫁人,不就成老姑婆了”

    老姑婆明萱想想好像也觉得是,却还是说:“不也有出家为僧,削发为尼的”

    嬷嬷听到这话,却大骇道“姑娘胡说什么,哪有好端端的姑娘家去削发为尼的便是那姑娘自个同意,她爹娘也不会同意。”

    嬷嬷也终于察觉到了不对,皱着眉道“姑娘怎么会有这种稀奇古怪的想法莫不是听哪个碎嘴的丫头说了什么”

    明萱见嬷嬷神情都凝重了,只能摇头“我就是随口一说。”

    看来不嫁人这条路果然行不通

    但她又不想像梦里一样嫁个背信弃义的负心汉。

    她能怎么办

    明萱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觉着关键问题还是出在顾景淮这个“长辈”身上。

    如果他找的人不是她梦里的那个周伯常,而是个才华横溢,德行性格皆无可挑剔的人,她不是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但谁又能保证,那人不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明萱越想脑子就越乱,最终决定去找顾景淮,至少告诉他,在无法保证对方人品之前,她绝不轻易嫁人。

    想罢,她就起了身,只是将将走出院门,就有个穿石榴色褙子的妇人,由丫鬟簇拥着朝她这儿走了过来。

    她看起来很面生,走起路来珠钗晃荡,脸上似乎还带着怒气嬷嬷见她来者不善,下意识就把明萱护在了身后。

    门口守着两个小丫鬟,那妇人走过来便与她们说“我是梧桐苑赵三小姐的母亲,我找你们小姐有事,麻烦你们把她叫出来。”

    她似乎在极力压制怒火,然而口气还是没好到哪儿去。

    明萱在顾府受宠,她院里的丫鬟也都是有脾气的,见到这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