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候,就需要它自身的动力系统了。

    最后一个就是飞船大气再入设计。”

    其实飞船的设计跟航天飞机设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不同的点在于航天飞机设计出来要方便重复使用,而且再入大气的时候,可以靠着翅膀滑翔。

    “目前各方面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吗?”

    侯教授带团队,姜晨还是很放心的,他这次过来的目的,也只是想问问有没有什么需要他解决的。

    “目前没什么难点,各个方面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姜晨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没想到竟然一个问题都没有?

    “你别这么看着我,之所以没什么问题,是因为我们对接的结构必须得用华科技的技术,对接程序也是他们提供的。

    气闸室的设计也没什么难的,座舱设计只需要做出成品之后实验可行性就行了。

    因为我们飞船返回的时候,可以携带足够的燃料,所以动力系统跟大气再入的难度其实都很小了。

    只等设计出来具体实验了。”

    这就是有大运力火箭的好处,燃料上不需要精打细算,难度直接成倍下降。

    “有侯教授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返回舱对我们整个空间站来说,是最后发射的,所以你们这边可以比登月舱那边慢一些。

    半年时间,怎么样?”

    “半年时间?”

    侯云龙猛地看向了他,但是想想龙腾二号,好像也才一年不到。

    一年不到的时间造出运载六十吨级的运载火箭,半年时间还造不出个飞船?

    “行,我尽力!”

    侯云龙发现,跟姜晨混的久了,他也慢慢接受了快节奏航天。

    “行了,你这边既然没有什么问题,那我得去旁边看看了,跟你这边相比,那边才是最急的。”

    姜晨站了起来,去了旁边的空间站技术部门。

    刚进门,他就看到沈君正在前面黑板上写写画画。

    下面的人都抬头看着他。

    看到姜晨进来,所有人都看向了他,沈君也跟着停了下来。

    “不用管我,你继续。”

    姜晨不想打扰到他们,连忙找了个没人的位子坐了下来。

    这时候沈君也完全当做姜晨没在,继续讲。

    “就像我刚刚说的一样,整个登月舱分为对接口,气闸室,座舱和底座。

    月面降落的时候,靠底座的反推火箭克服月球重力。

    降落之后,放下旋梯,宇航员出仓活动。

    任务完成之后返回座舱。

    此时的底座就是一座发射台,座舱跟底座之间,采用螺旋b的方式分离。

    只有座舱回到绕月轨道与空间站对接。

    现在我们的难点有两点,其一是月面降落的稳定性,这个我已经让燕京那边配合我们做一套系统。

    具体的设计是登月舱先在月面三十到一百米的空中悬停,通过下方拍照设备获取图像信息。

    然后根据算法计算出可安全降落的点,最后降落。

    第二个难点在于座舱与底座分离与再入轨。

    这等于是在月球这种困难的条件下,发射一枚火箭。

    当然月球的重力比较所以座舱的再入轨跟在地球发射火箭相比,容易一些。

    但是这里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你们负责各个部分的小组,一定要重视起来,有一点点问题,都要报上来。”

    沈君在上面连续讲了半个多小时才停下来,让众人继续做自己的工作之后,他才来到了姜晨的跟前。

    “姜总,我发现我们登月舱技术上没什么难点,主要是需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