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能率军杀敌……”     文官踱步越来越急,神色兴奋:“大宋的文人和文官若都是这般,诸位,可怕辽人吗?可怕西夏人吗?”     众人想想那个场景,不禁就痴了。     “人人仗剑而行,昂首挺胸。闻战而喜,单骑出关觅功名……以军功封爵,这才是男儿所为。”     “若是这般,异族怕是要瑟瑟发抖了!”     一个军士在边上警戒,听到这些话,不禁就说道:“若是这般,这个大宋就还有希望。”     一种兴奋的情绪莫名的在城外激荡着。     ……     包拯在驻地接见了当地官员,随后就是一番情况介绍。     沈安去洗澡,黄春就充当解说员:“包相,三百余人的游骑出没,随后定然有大股敌骑。”     包拯看着地图问道:“他们来此为何?”     黄春说道:“他们深入凤翔府,一是打探大宋军力,二是看看是否有防备,若是无防备,西夏人怕是敢直接突袭。”     包拯点头:“上次李谅祚突袭秦州,幸而……那个谁?”     这地方没苏轼说话的余地,所以他在后面装小透明,闻言就踮脚举手道:“包相,下官苏轼。”     大佬,我在这啊!     包拯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老夫知道是你。”     苏轼出糗了,悻悻的脚跟落地。     “军中之事老夫懂的不多,但老夫深知李谅祚每一次出击都会倾尽全力,因为他需要胜利,所以……”     包拯说道:“全力戒备。另外,官家已经下旨,令折继祖和种谔率骑兵增援,若是李谅祚来了,好歹要让他灰头土脸才是,否则老夫无颜回京。不过在此之前,老夫会让你等无颜为官,所以都打起精神来。”     老夫倒霉之前会让你们丢官!     老包的警告很无耻,但却很有用。     沈安洗澡出来了,包拯问道:“先前为何要裹挟敌军而来?”     众人也有些不解。     沈安说道:“大宋和异族之间的战事时有发生,可文官有几人见识过战阵厮杀?谁见识过西夏人的实力?下官想着趁此机会,干脆就让大家看看。否则他们到不了这里。”     这话里带着强烈的自信,若是此战之前,这些人肯定会说沈安吹牛,可现在却是钦佩。     包拯目光扫过众人,问道:“诸位有何看法?”     战前要统一认识,老包的问话很是及时。     吴康说道:“包相,下官以为西夏人凶悍,不过并非不可胜,只要指挥得当,将士用命,下官担保此战必胜。”     这话太过高屋建瓴,没有营养,老包直接忽视了。     蒋佩表态道:“大战一起,补给才是重中之重,下官将会倾尽全力,陕西路将会倾尽全力。”     这个表态很给力,包拯赞道:“好,回头老夫一一禀告给陛下。”     他突然问沈安:“杀人的感觉如何?”     这个问题很让人头痛,沈安下意识的道:“第一次心悸,呕吐,事后有一阵子会很难受。不过第二次就好多了,到了第三次,几乎察觉不到难受。”     包拯起身道:“既然如此,老夫寻机也看看能否杀敌。”     众人都有些心慌,蒋佩堆笑道:“包相,下官去就成了,您……您在后面指挥即可。”     包拯六十多了,上阵杀敌……这多半是去送人头。     包拯认真的看着他,说道:“这是你说的,老夫记住了。”     蒋佩呆立原地,包拯说道:“老夫累了,沈安,帮老夫送客。”     六十多岁的包拯跟随大军一起行动,能坚持到这里就已经很了不得了。     沈安笑眯眯的把蒋佩等人送到大门处,蒋佩这才苦笑道:“人人都说你沈待诏以文官之身冲阵杀敌是异类,老夫却不是这么认为,此次若是有机会,老夫也会学学曾相,好歹让长剑见血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