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翌日一早,吃过早饭,刘铭祺急不可耐地和秀娘交代了一下,便匆匆出了门,一面想出去找个工作养家,一面也想出门打听打听瑷珲县城现在何处?也好做到心中有数,有些事欲速则不达,必须从长计议。

    康襄城是有着十多万人口的繁华边关大城,离当时的俄国边界只有二百多里的距离,城里有二万大清的官兵驻扎防守,地理位置险要,为历代军事要隘,乃兵家必争之地,对大清的安危更是关系重大。自从清朝入关大统以后,东北边境上仍有少数匪帮联合俄国的罗刹人仗着他们手里所持有的一些火器,一直打着侵城掠财的目的,基本每年都要侵扰一番。

    康襄城提督葛而泰是大清正红旗人,掌管着康襄城的兵权,提督皆为统兵主帅。清代时为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大清实行军衔制,上等军官(将官)皆称提督,有正c副c协三级。

    但此人表里不一,胆小怕事,在本旗和康襄城里专横跋扈,耀武扬威,但一听说罗刹人端着火器来侵城掠财时,便被吓得屁都不敢放一个。每次都会派些文官与嚣张的罗刹人谈判,拿出舍财保命的伎俩,将大批的金银珠宝送给罗刹人,打发了事,化险为夷。之后,又掉过头来向皇帝请功,伪造坚守边关c捍卫国土c英勇抗敌的大功,大吹特吹一番,博得皇帝赏识和嘉奖,升官加爵。

    山高皇帝远,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都串成一气,蛇鼠一窝,远在北京的皇帝,一直把葛而泰当成大清的一名忠臣名将,时常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前赞不绝口,每每逢年过节还奖赏他们一些宫中御用之物,以示皇恩浩荡,对他们厚爱尤佳。罗刹人每来一次都能将金银装的盆满钵盈,多年来,已经形成良性循环,倒也相安无事,只不过所付出的金银,反过头来全都分摊在老百姓的身上,加重康襄城百姓的苛捐杂税,使城内城外百姓不堪忍受,对官府这种缩头乌龟的行径恨之入骨,难消心头之怨。而那些当官的对百姓的疾苦仍不闻不问,依旧年年给罗刹人上贡,花钱保平安,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依旧过着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快活日子。

    本书17k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刘铭祺在康襄城的大街上逛了大半晌,问了几位年长老人后,还真的打听到瑷珲县城的所在地。

    瑷珲县离此有二百里的路程,听说县城内的大顺府当初曾是和珅老祖宗留下的府邸,和珅被抄家后,刚登基的嘉庆帝便将大顺府分赏给了康襄城的正提督葛而泰,成了他的私有财产。又听说大顺府闲置多年,都一直无人敢去住,葛而泰即使外出打猎路过大顺府,宁可屈居在大顺县知县的家中,也不愿入住嘉庆帝赏给他的大顺府,原因是哪里常常闹鬼,据说府内冤魂不灭,常传出冤魂哀嚎之声,震动四方,甚至频频有瑷珲县的政要富贾被杀的事发生,死后又被爆尸在府门前,惨不忍睹。

    刘铭祺听到这些传言后,浑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后脑勺直冒凉气,心里一怔一怔的,突突突地跳个不停。不过,刘铭祺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心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算是阴曹地府也得去闯一闯。眼下先挣几个小钱,等有了些积蓄,顾上几个胆大的,要钱不要命的主,再到大顺府润泽花园去挖金。

    刘铭祺拿定主意,稳了稳情绪,一边继续找工一边欣赏着别样风景的大街小巷,穿梭在康襄城人来人往的大街上。

    中午十分,刘铭祺吃了一个个华丽的闭门羹后,抬头望见街边一间小酒馆,肚子也随后咕噜咕噜地嚎叫了起来。“找工作的事看来一时半会还难有着落,先填饱肚子再说。”刘铭祺边想边抬腿向酒馆大步迈去。

    进去切了二两卤牛肉,一碟花生米,半壶烧酒,坐在酒馆二楼靠窗的位子,倒了一杯酒后,边欣赏风景边慢慢地端起酒杯放到嘴边尝了尝味道儿。吧嗒吧嗒嘴,感觉与自己以前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