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引子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本是南宋词人李清照的,原是易安居士孀居时排遣内心苦闷与忧愁所做,一咏三叹,凄凉委婉。

    可是,此时在谌无朋的口中吟出,却格外的落寞与孤寂。

    仰望苍穹,繁星点点。一阵微风拂过,掀起他斗篷的底角,那明艳的猩红色在皎洁的月光下显得有些诡异,而斗篷内白色衣袂下绣着的一柄金色如意,则彰显了他的身份和地位。

    “嗷……”谌无朋突然仰天长啸,啸声不绝,震得华山绝顶的松枝乱颤,点点白雪随着松枝飘落。

    “深儿,枉我辛苦半生,不负乃父,如今你身登大宝,却如此行事,教我如何面对泉下英灵?”

    谌无朋似自言自语,又似对人倾诉,突然,他右手急挥,将一个物件抛进了玉女峰的山谷中,孤自叹到:“一切都结束了,哎……”一袭红光,飘然下山,从此,江湖中再也没有了“索命无常,鲲鹏展翼”的传说……

    ******************************

    大明宣德八年春三月,乍暖还寒,京城外护城河的堤岸上,垂柳刚刚吐出嫩芽,在微风的轻抚下柳枝乱颤。由于刚刚一场春雨的缘故,通往京城的官路还是比较泥泞,雨水和薄冰在落日的照耀下混合着泥土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官路两侧散居的人家已经开始升起炊烟,可是此时却从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正在生火做饭的百姓们纷纷望去,只见两匹骏马风似得从远处奔来,前面的马上坐着一名看服色象是宫中宦官,后面的马却是空着,一路驰来,马上那人满身尘土色,目光中却满是焦急和忧虑。

    快马从东向西,一路进到北京城内,直到东安门外停下,宦官服色的人滚鞍落马,一路跌跌撞撞地跑到东安门口,被守卫拦下,他从贴身的口袋中掏出一面金牌,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速禀皇上,三保公急奏。”一名护卫看了一眼金牌,快步跑进了东安门,时辰不大,一名内侍模样的人从内出来,看到骑马那人,马上快步走上前去扶住说:“是马都尉吧,哎呀呀,咱家来晚了,皇上现在正在乾清宫与谌阁老议事,烦您稍后片刻。”那个被称作马都尉的人一脸焦躁道:“王公公,三保公急奏要呈报皇上,枉我800里快马赶来,麻烦您请速与我通报。”原来从宫城内出来的是内廷副总管王善,按常理说,这种事情根本用不上他这样等级的太监亲自出迎,可是由于马都尉带有当今皇上御赐的金牌,又逢事态紧急,所以接到通报之后自己就迎了出来。可是此时,皇上正与户部尚书谌延商议要事,已经吩咐此时不接见任何官员,他拿不定主意是否应该让这个人进去。可是马都尉不但持有当今皇上的金牌,还声称有重要急奏,一时两难,正在进退维谷之际,身后跟随的20余岁的太监奏道:“王公公,此事可向太后秉明。”王善回首看了一眼这个太监,说道:“振儿,你个小猴崽子,皇家急奏,不去呈报皇上,却秉奏太后,你让我在皇上面前如何交代?”这个叫振儿的太监走上前去向王善耳语了几句,王善的脸上漏出一丝笑容,转向对马都尉言道:“马大人,请您稍后片刻,此时皇上吩咐不准接见任何人,咱家可是不敢擅自通报,但是您持有御赐的金牌,还有郑大人的急奏,那可是先皇钦定的专书上奏权,咋家先去秉明太后,请太后懿旨,望您稍安片刻。”说罢王善转身走进了宫城。

    傍晚的乾清宫中灯火通明,硕大的案几旁,年仅36岁的大明皇帝朱瞻基正在和户部尚书、太子少保谌延面对着一张地图讨论着什么,谌延年逾六旬,但是须发已经是白多黑少。只听得朱瞻基说:“谌阁老,此时东山地裂,震塌民户百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