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收行动做准备,他们要做的不过是一次武装行军。

    身为一名百战老兵,安东诺夫军士听了太多这种充斥着个人主观意愿的“美好童话”,每当类似流言蜚语快速传播开来的时候,用不了多久就会有一场血腥的大战降临。那些谈论“美好童话”的笑脸在战斗结束后,也总是十不存一。

    这一次会有多少人还能活着听到新年的钟声?

    老军士的心里回响着尚未完全麻木的凄凉叹息。作为一名优秀的战士,杰出的老兵,他足够幸运,也足够出色。但作为一个活着的人,一个将军队视为大家庭,将战友们视为兄弟姐妹的纯粹军人,眼看着一群涉世未深,尚未经历过战争的可怖,也还没有熟练掌握战斗和生存技能的年轻人就这样赶鸭子上架,去面对未知的命运。他又难免对此感到焦虑、不安以及些许伤感。

    “最好能再多点时间,这些都是棒小伙子,最多再一个月,我就能让他们脱胎换骨变成精锐的战士……”

    老军士掏出卷烟,递给雅科夫少尉,恭敬的表情难掩忧心和焦虑。

    “天气不会等我们,敌人也不会等我们,上面那些大人物更不会施舍我们哪怕一个星期。”

    雅科夫少尉把烟卷收进上衣口袋里,张望了一下四周后,小声说到: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抓紧最后的时间,尽可能让他们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要怎么干。这才是能真正保住他们小命的保障。那些传言和政客、将军们的保证还不如一支能正常击发的步枪可靠。”

    “您说的太对了。”

    军士和少尉一起露出了苦笑。

    步兵武器,特别是步枪的可靠性在最近几年一直困扰着公国军队上下,关于步枪故障频繁、很难保修的抱怨充斥着部队基层,甚至被编成各种笑话来讲。

    只要是机器,且一直处于使用状态,故障就是难以避免的问题。使用强度越高,环境越恶劣,结构越复杂,就越不可能避免。

    在装备前装燧发滑膛枪时,这个问题还不太明显。可随着逐步换装新式枪械,枪械的故障、武器的损耗、士兵们对武器保养维修技能的掌握等等问题就显得重要起来。

    公国军感受到这个问题是在装备德莱塞击针枪之后。该型步枪采用“针刺”发火原理,弹丸、起爆药和黑火药全部装在一个圆筒状纸弹壳中,但起爆药不是装在弹壳尾部,而是装在弹丸底面中间的。当扣动扳机后,弹簧的力量释放细长的击针,从枪机前端刺入弹膛内枪弹纸壳的底部,并一直向前直至刺到弹丸底部的起爆药并将其引爆,继而点燃纸壳内的黑火药。

    这种设计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击针太长。过长的击针经常接触灼热的火药而造成击针损坏,不得不将整根枪栓拆下来进行拆解更换。除此之外这种枪的后膛装填机构气密性很差,泻出的火药气体会干扰射手瞄准,严重的甚至会灼伤面部和眼睛。造成射手很难安全的瞄准射击。其实这也算是早期后装步枪的通病,旧查理曼陆军装备的夏赛波步枪也有类似的毛病,但查理曼人通过优化结构设计缓解了这一问题,他们只需要经常更换密封圈就行了,比击针枪那根让无数公国大兵深恶痛绝的“牙签”方便太多。

    公国大兵们一度咒骂“这是全世界最难用的枪”、“只适合给敌人用的枪”、“老子就算被打成筛子也不用这破烂!”。可当公国自行研制的费德洛夫自动枪开始列装,大兵们又紧抱着击针枪狂呼“真香”了。

    基于自动武器在上一场战争中展现出的威力,各国均将研究单兵自动武器作为未来的重要方向。作为传统陆军大国的罗斯联合公国也在这方面投入甚多,在一群极具才华的工程师努力下,以费德洛夫自动枪为代表的自动抢族诞生了。

    应该说公国军方和工程师们的眼光是长远的,他们并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