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免礼吧!”李治好奇道:“你这时候来可是有什么要事要禀报?”

    韩艺也是开门见山道:“回禀陛下,微臣适才想到一个一举三得的法子,既可以削弱乡绅的影响力,又可以让朝廷的因地适种政策执行下去,还能够使得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

    李治闻言大喜,道:“此话当真?”

    韩艺点点头,然后又将今日又不少百姓想去他作坊做事的事情告知了李治。

    李治听得一愣,困惑道:“这跟你要说得是有什么关系。”

    韩艺道:“陛下,这事足以说明一点,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才,能够有出息,那么唯一的出路,还就是读书。尤其是寻常百姓和商人,他们的孩子平时想要读书都是极为困难的。当初户部推行因地适种,所遇阻力皆是因为乡绅从中阻扰,可如果配合朝廷的政策,他们的孩子将有希望去昭仪学院读书的话,乡绅是否还能够阻止呢?”

    李治听得一睁眼,思忖半响,道:“你继续说下去。”

    韩艺道:“乡绅的影响力其实不是来自于他们的出身,更多的是很多百姓都得依靠乡绅,而朝廷也需要依靠乡绅,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因为百姓都不认字,朝廷的诏令只能通过乡绅去告诉百姓,而百姓也只能通过乡绅去了解朝廷的政策。但是如果一个乡的孩子都来到昭仪学院读书,那么他们在识字方面对于乡绅的依赖就日益减弱,朝廷也是如此。

    而且孩子们学习了新知识,而且是在皇后的昭仪学院,那么在他们心中就会形成国家的概念,不会再一味的只知道遵从那些落后且愚昧的乡法,而且也不会盲目的受人怂恿,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来。而且这都是潜移默化的,不会造成太大的动荡,甚至都不需要朝廷出面。”

    武媚娘听得目光急闪,但嘴上却道:“可是我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来建设昭仪学院。”

    “不需要!”

    韩艺笑道:“皇后莫不是忘记商人了,商人更加想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学读书,而且商人也是因地适种的主要的依靠对象。只要昭仪学院配合朝廷的因地适种政策,在因地适种的地方建设学院,但是这钱得由投资在哪里的商人来出。商人一定会答应的,因为他们可能会因此赚得更多。

    先,他们捐助昭仪学院,他们的孩子就能够去昭仪学院读书。另外,被他们雇佣的农民的孩子也能够上昭仪学院读书,这样一来的话,只怕会有更多的农夫愿意将土地租借给商人,但是由于之前的政策,其实百姓是将土地放到朝廷手中,再由朝廷租借给商人,等于朝廷手中掌握的土地将会越来越多,这样反而能够避免土地的兼并,以及偷税漏税。”

    武媚娘听罢,是心花怒呀,从她的政治利益来看,削弱乡绅的影响力对于她而言也是有利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她就已经心满意足了,然而若如韩艺所言,取而代之将会昭仪学院,同时,昭仪学院将能够快的对外扩张,这对于而言同样是一举三得啊!稍显紧张的瞥向李治,她虽然知道李治应该会答应,但这毕竟牵扯到她的核心利益,她心里还是有些担心。

    李治思忖半响,点点头道:“你这主意真是不错。到时那些曾今拒绝朝廷因地适种政策的乡村只怕会追悔莫及。”

    对于他而言,同样也是一举三得,因地适种当然就不用赘述了,这能够富国富民,而乡绅过于强势,对于朝廷而言亦非好事,但也不能没有乡绅,只能说削弱乡绅的影响力,那么添加昭仪学院这个非政治因素在里面,可以达到很好的平衡,而且不会引起任何动荡,我是为百姓着想,增添福利,乡绅也不能说朝廷针对他们,这个是你情我愿的,昭仪学院又没有强迫你们来读书。再来,普及教育是双刃剑,但是教育如果掌握在皇室手中,那当然是利大于弊的,它能够给百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