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正如李义府说得那般,他的上书很快就得到了李治回信,而且都是用加急信函来往的。

    无悬念通过,而且不仅仅是涉及到胥吏,还有那些正在等待空缺官职的进士,并且李治还在信中说明,暂不回长安,准备去洛阳待一段时间,理由当然就是身体原因。

    但是无人关注李治要去哪里,这个全新的杂色入流制度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怎么可以这样?”

    “这不是胡来么。”

    “走走走,咱们去找杜中书问个明白。”

    朝中也是立刻分化,贵族、庶族之间的火药味渐渐浓烈起来。

    其实杂色入流对于官员是伤害极大的,因为人数一旦多起来,那竞争就大了,想要上位,是非常困难的,这是没有任何悬念的。但是庶族是急于扩充庶族在朝中的势力,杂色入流肯定是提拔寒门人士,贵族是不可能去当吏的,这是对他们有利的,权衡利益,当然选择后者,前者只是暂时的伤害,后者则是长远的利益。

    那么对于贵族就是双重打击,一方面增加了竞争力,另一方面,又削弱了贵族在朝中的势力,以前那种门荫制度,贵族可以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大臣的儿子生出来就是官员,但是如果放宽杂色入流的话,一批批胥吏将会被提拔上来,补充速度明显要高于门荫制度,这是很强的冲击。

    贵族官员当然反对,可问题是皇帝不在,你没法立刻去反对,只能去找枢要大臣问个明白。

    政事堂。

    “岂有此理,这么大的事,为何我等皆是不知?”

    杜正伦是拍着桌子,指着李义府,震怒道。他跟李义府同是中书令,但是对于这事是一概不知,那些下属来问他的时候,他都是一脸懵逼,这太不把他放在眼里,这对于他这种老臣子而言,太伤面子了。而且李义府这么做明显破坏了规矩,大家都已经有了默契,有事大家一块先商量着。

    李义府眼中闪过一抹猖狂之色,但也就是一闪即过,拱手笑道:“杜中书请息怒,李某今日请各位前来,正是要向各位解释此事的。”

    卢承庆满面的不悦之色,道:“李中书,如今圣旨都下来了,你才来告诉我们,未免太晚了一些吧。”m.oquge.co m

    卢承庆道:“李中书此言差矣,贞观年间,太宗圣上不也削减了官吏,而且自我朝开始,已经一再削弱门荫制度,你怎能说无人对此说过半句话呢?”

    李义府道:“但是卢尚书也别忘记了,当时太宗圣上面临着多大的阻力,要不是当时得财政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官吏俸禄,只怕结果就不是这样了。”

    杜正伦冷笑道:“也就是说,李中书认为贵族养尊处优,非常不公平,于是提拔大量的胥吏上来,一起养尊处优,这样才算是公平。”

    “非也,非也!”

    李义府摆摆手,道:“我绝无此意,我这么做也只是为朝廷着想,许多贵族出身的官员,整日无所事事,却享受这高官厚禄的待遇,不就是无人与他们竞争,长此下去,对于国家就真的有利吗?如今我大唐正欣欣向荣,需要大量的人才,故此陛下不断强调要唯才是举,而许多胥吏、大官的门客皆是有才之辈,只不过因为出身而无法出头,我认为朝廷理应给予他们这个机会,让他们可以一展身手,同时也可以激励那些贵族子弟,如果他们再不努力,那注定将会被淘汰的。”

    此话一出,卢承庆等人皆是一怔。

    李义府这话可是说得非常直接,同时很有道理的,贵族子弟出身就是官员,这唾手可得的东西,谁会去珍惜,还有许多贵族都不愿当官,但是胥吏的话,必须付出比常人十倍多的努力,还有机会入流,他这话真是一点错都没有,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提起,难道就李义府一个清醒的人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