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吕大防是旧党韩冈是党

    但两人坐在一起,却没有什么尴尬

    吕大防虽是铁杆的旧党,但他并不是那种逢法必反的人,对其中诸法也都有所保留——话说回来,出自关中的士子,对于富国强兵的渴望不是河北京畿的士大夫可比,法之中虽有惹起他们反感的一部分条令,但对将兵法、免役法等能整军强兵、解民困厄的法度,基本上都是持欢迎的态度——所以韩冈对吕大忠的公正,还是很有几分好感

    而在吕大防看来,韩冈尊师重道,事事为关学张目,甚至不惜与王安石冲突,是正人君子所为而他帮着王安石度过几次难关的举动,也是作为臣子、作为士大夫该做的,并不是为了迎合权臣而做出的残民之举,当然也是有着一份好感

    互相看得顺眼,就不会有太多的龃龉而且还有谋划张载入京的事要让两人一起操心

    吕大防性喜简朴,又是因为刚刚结束了守制而入京守阙,韩冈也没有在樊楼等大酒楼铺张设宴,而是就在家里设了便宴,吃着严素心精心制作的小菜,两人坐下来慢慢说话

    喝了几杯酒,各自说说河东和京城的传闻,又对最近的一些热门话题评述一通气氛融洽起来,韩冈便切入了正题:“家岳将至京城,韩冈便不宜再留于朝堂过些日子,就回自请出外”

    吕大防点了点头,这是应有之理翁婿不便同居朝堂之上,要顾及着瓜田李下之嫌当年晏殊、富弼这对翁婿同在中枢的情形,如今很难复制除非韩冈也学着富弼,指斥王安石是奸臣

    但这自请出外的奏章其实只要上过就可以了,只要表明了态度,御史就不好再拿此事做文章到时候只需天子留人,臣子也就可以顺水推舟的留下来——当然,不能忘了,还要隔三差五上一个请郡的奏章,作为补充拖个半年,没有问题

    “不过在这之前,韩冈还有个心愿未了但凡治学,不入京城,便不为天下所重……”韩冈说到这里话声一顿

    吕大防心领神会他亦推重气学,当然希望张载能入京讲学,只是有党在,肯定是没戏,当初韩冈不是已经碰了一次壁了吗?

    “奈何令岳”他摇了摇头

    “无妨家岳那里,韩冈从无亏负,不惧问罪但对子厚先生却是有愧于心,居于朝堂有年,仍不能使先生入京讲学”

    韩冈答非所问,只是向吕大防表明了自己的决心他不仅仅是王安石的女婿,也是张载的弟子,身负这两个身份,与其小心的在两者之间守着平衡,还不大道阔步,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只要自己的份量足够,王安石也得捏着鼻子承认结果,张载也不会对枝节之事太过于放在心上

    韩冈让吕大防不要顾忌,有事他肯定会为张载担待着,吕大防也就安心下来韩冈写信邀请他来时,他就考虑过该如何让张载入京讲学想来想去,还是得采取一个变通的办法:

    “去岁郊天大典,仪制多有错漏近日听闻天子对此有所不满,欲加以易之子厚先生谙熟周时仪制玉昆你我齐荐,入太常礼院当是不难”

    儒门重礼,但凡大儒无不是精通礼法仁为体,礼为用,这是儒学的根基之一

    张载的确精通礼法,尤其是以复古为己任,对周礼的研究可说是登堂入室,无论是仪式还是制度,从上到下都早已融会贯通但韩冈希望张载入京是来讲学的,不是到东京来给人议论谥号的

    “圣人夏礼能言、殷礼能言,杞宋不足征,文献不足故也”韩冈想了一阵之后,摇头表示反对,“如今礼院所用,乃本于而损益之先生至太常礼院,必欲有所易然礼院之中,人事繁芜,言出多头四季祭星主,其太牢、少牢之争,亦迁延数载未有定论先生岂有一展长才的余地?事既不可为,就不免会有西归之念”

    这就不好办了

    张载一旦纠缠于俗务,尤其是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