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     而大花轿身上批红挂绿,有无数道彩帔,比万丈霞光还要耀目辉煌,这轿子就这样抬了过来,有才乐呵呵道:“这是绍兴家家户户的百姓给你做的,按咱绍兴的规矩,这大花轿要一路抬过去,迎接新娘子呢!”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众人欢笑道:“走啊,一起去苏州迎新娘!”     陈惇的喉头哽住了,看着热切的乡人:“……游子悲故乡,绍兴是我所长的地方,即使此身行做稽山之土,也不会忘掉生我养我的绍兴。”     这一天绍兴城里全空了,不仅是会稽、山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的百姓都赶到城西来送上自己的礼物。三百名乡人抬起轿子,浩浩荡荡开往苏州,中途队伍越来越大,在杭州又停下来,搭起帐篷,欢笑痛饮三天。     这一支队伍抵达苏州用了整整十天,一进苏州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苏州的百姓早就张灯结彩,连连派了七八支队伍去迎接,一进城便如同过年一般,陈惇敢说胡宗宪的胜利之师都不曾受到这样的欢迎。     黄土垫道,净水泼街,香花醴酒,彩缎飘飘——欢呼的声音连苏州最犄角旮旯的地方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可见整个城市已经成了欢乐的海洋了。     金井桥的宅院已经变成了解元府邸,前面是状元牌坊,后面是解元府邸,而这状元还就是解元的先祖,一条街的风水已经传得神乎其神,房价已经涨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     陈惇跨在马上,有才得意地指挥着绍兴的男丁们扛着绵延十里的聘礼,会同花枝招展的媒婆,吹吹打打,一路跨马游街,在整个苏州城夸耀了一番后,才浩浩荡荡直奔陆家而去。     一路上苏州的百姓倾巢出动,那叫一个载歌载舞,有好事者清点聘礼,数了一圈之后倒把自己数糊涂了,就吹嘘道:“我看清楚了,足足八百八十八抬,真吉利!”一路上看热闹的那叫一个海了去了,比如苏州的百岁老人回忆起小时候:“……老头子我当年只有十六岁,亲眼看着状元吴宽打马而过,八十三年之后,居然还能看到吴宽的子孙也高中,真是盛事难得啊!”     还有歆羡的人们,孩子们瞅着那一抬抬的聘礼,追赶着马车,讨要糖果点心,却被爹娘拉了回来,指着轿子道:“只有好生读书,将来也有这么一天!”     孩童们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也生出了点点萌芽来,至于将来又有几人秀才,几人进士,那都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而此时,所有的荣光都属于陈惇。     当定亲队伍行到一条必经之路时,便被早已守候的军士拦住了。陈惇已经看到了为首的人,不由得更添欢喜。     成远一挥手,身后的百余名军士便操戈而舞,金戈铁马,让陈惇不由得想起了淞沪之战中,一起并肩而战的一幕幕。     “……佥都御史、江南总督胡宗宪特添二百抬大礼,”原来还不止成远贺喜,所有和陈惇共事过的军中悍将们纷纷送上了礼物:“总兵卢镗、副总兵俞大猷、汤克宽,宁绍台参将戚继光、参将谭纶,还有开阳先生,共添大礼六百抬!”     浩浩荡荡的队伍又多了百余名军士助威,一路更是风光煊赫,然而没走多久,就又被人拦下了。     只见小吏张望带着身后若干名官府的衙役,向陈惇拱手道喜:“今日大喜不胜,太守特命我等前来庆贺,共襄盛举!”     王廷大手一挥,在苏州给陈惇建了个牌楼,那正儿八经的江苏一省的解元反而没有。归有光又特赠古籍二百卷,遥遥挂在队伍的尾巴上。     队伍前行不久,又被上百名士子拦住,学长王篆带着学子们道贺道:“佳期吉日信有缘,我等同窗今日特来贺新郎,但愿千秋岁里,结取万年欢会!”     这一帮学生拉开嗓门,居然唱了两首歌曲,左边唱着“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右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