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干什么?”唐顺之道:“难道我还能给你透题?”     “您当真不给我走后门?”陈惇道:“自古老师和学生,不都有这么点默契,心照不宣的吗?”     “心照不宣,”唐顺之就呵呵道:“那你猜我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     “那太好猜了,”陈惇一秒钟的犹豫都没有:“那肯定是我打死你个兔崽子!”     “虽不中,亦不远矣,”唐顺之一把揪住他的耳朵:“你小子真希望我给你开后门?”     “不不不,学生那是开玩笑的,”陈惇急忙道:“学生是要凭真本事考中的人……疼疼疼,您下手轻一点……这个,您不是在舟山抗倭吗,而且您是通政使,按制不应该主考啊!”     唐顺之手上一顿,才道:“今年主考官本来是浙江提学副使薛方山,但因陕西盗匪猖獗,将其调任陕西鄜州整饬延绥兵备去了,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商议的,就把我派来主考了。”     要说唐顺之的资历和学问,主考那肯定是绰绰有余了,天下谁不知道荆川先生的大名,何况他在文坛的地位更是高高在上,只不过按官制来说,他是怎么也不可能来当主考的     任两人绞尽脑汁,却都无法猜到其实这项不合规矩的任命不是别人,而是嘉靖帝下达的,这就是他给陈惇准备的恩典,让唐顺之这个老师来为他主考,确保他轻轻松松顺顺利利过了乡试。     然而唐顺之看到自己的学生,即使十分钟爱,却也不会给他任何的便捷。而陈惇反倒是放下心来:“……先生,你不知道,原本我还在猜测乡试的主考官是谁,大家都在猜,打听主考的喜恶,现在知道是您,那我可就放心了,因为您博纳百家,不管是险僻还是中正,暮气还是激进,只要文章写得好,您是都可以录取的!”     乡试的考试就在八月,初六日唐顺之和其他考官入场,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考试共分三场,每场三天,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初十一、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等到初八日的时候,天不亮,数百名考生便汇集考场门口,乡试的考试地点在贡院,贡院里的监考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     贡院门口负责搜检的是兵卒,但还有个点名的官员,叫做“识认官”,专门辨认考生的。     这个人拿着考试报名表喊人,被喊到的人就过去验明正身,识认官就根据报名表即“印结”上所记载的考生的年纪、籍贯、相貌等,仔细辨认,以防替考。     而这个识认官似乎年纪有点大了,看人还很仔细,所以耽误的功夫不少,急得后面的人连声催促。     “王绍,王绍!”识认官喊道。     陈惇后面冲出来一人,擦着汗走上去,交上准考证,任他端详。     识认官将他和手上的资料对照了一下,“面白,还真挺白的,没擦粉吧……耳朵贴脑,我看看,嗯,正面还真看不到耳朵。微须……等等!”     他盯着考生看了一会儿,忽然骂道:“大胆刁民,竟敢替考!”     这个名叫王绍的考生一脸蒙圈:“我没有替考啊!”     “还说没有替考!”识认官怒道:“名册上说你是微须,而你却有胡须!”     王绍摸着自己下巴上的一点点胡茬,莫名其妙道:“我就是微须啊!”     “哼,微须是没有胡须!”这识认官摇头晃脑道:“范仲淹说,微斯人,吾谁与归?微,就是没有的意思!”     不光是陈惇,后面看戏的一众考生全都喷了,王绍也又气又笑,道:“大人明鉴,微,还有微少的意思。”     “胡说八道,”这识认官怒道:“那微斯人,就是一点点人了?”     这下王绍确定自己遇到了个呆子,气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