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速出击,把敌军打得落花流水,敌军大部分被歼,岸上营垒尽被摧毁,残存余寇逃往外海,明军大胜,至此佛郎机可以说是闻“汪鋐”二字而丧胆。     入京后,汪鋐三次上疏嘉靖帝,推荐朝廷推广佛郎机铳及蜈蚣船。为了证实佛郎机铳凶猛,汪鋐令何儒c杨三等带原获佛郎机铳进京实验。嘉靖九年八月初四,嘉靖帝御览汪鋐的奏稿后很高兴,命户兵工部议处。但当时的兵部尚书李承勋等认为决定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人不是物,拖着不办。嘉靖帝一气之下免了李承勋,命汪鋐取而代之。     所以汪鋐在任职兵部尚书的时候,大明的水师就装备了仿造佛郎机的蜈蚣船,朱纨和倭寇作战,也使用了这种船只战舰。如今大明又一次仿制佛郎机先进的火绳枪,这让陈惇之前一个认知,被大大地颠覆了。     他一直以为,从历史来看,中国最好的年代在前头,宋不如唐,唐不如汉,汉不如周,周又礼崩乐坏了。所以人心中最向往的还是上古先民时期,民风淳淳,乐天安道。中国人喜欢从书里去找过去的痕迹,一切事物都有过去的例子可循,习惯了回头看,却忘了脚下的路已然和过去不同了。也正是因为习惯了回头,使我们忘了还有抬头往前看的力量。     当别人都在向前看,只有我们依然频频回首,那就是要落后的。     可他现在忽然发现,他以为的一个时代,其实并没有因循守旧过。这个时候的中国人是热爱创造c热爱学习的。英宗时期,有人发明了两头火铳;代宗时期,出现了子母铳c剑枪c铳棍这样把冷热兵器合二为一的先进武器。     而他所在的嘉靖这一朝,打败了葡萄牙舰队后,大明就仿造出了世界最先进的佛郎机枪炮。哪怕是明朝的末期,徐光启c李之藻和焦勖等,还聘请了西方技术人员和工匠来华工作,培养中国铸炮工匠,并成功仿制出红夷炮等威力强大的火器。     那为什么,为什么到了后面就全然不一样了呢?明明这时候的军队重视先进技术,千方百计地在与世界接轨。     接轨,没错,尽管此时海商泛滥,倭寇横行,尽管太祖皇帝的祖训明晃晃地摆在那里,禁止百姓下海——但是大航海,就是这个世界的大势,从遥远的地中海,西欧文明的发源地,到中国的东海南海,整个亚洲文明的中心,都渴盼着接触,都要注定被无可阻挡的海风席卷。     大航海的时代到来了。     其实中国人总是走在世界的前列,这是真的——从航海时间来说,郑和首次航海是在1405年,哥伦布是1492年,欧洲差了87年。     按这个道理,中国应该是第一个海上霸主,那个所谓日不落帝国的称谓,本该属于这个朝代。只不过令人叹惋的是,它没有主导这一场东风,而是被这场东风扫荡干净了。     “你自己撑船,往那里再行十里水路,就到岸边了,”何心隐道:“跟你告辞了,以后有缘,咱们再见。”     “你不一起走吗?”陈惇问道。     “那岸上的官儿里头,有颜山农的徒弟,若见了我,定不饶我,可难缠得很。”何心隐哈哈笑道。     “颜山农是谁?”陈惇道。     “是我以前的老师,”何心隐不以为意:“我跟他几年,发现这老儿是个贪图财货之人,学不到真道理,便打了他一拳,跟他分道扬镳了。”     “好啦,我走了,”何心隐身形如鹤,飞跃而起,倏然消失在芦苇丛之中:“日后再见!”     见人远去,陆东君才小声道:“颜山农可是王艮先生的嫡传弟子,泰州学派的领头人虽然颜先生确实有些不羁,但作为他的弟子,怎能对师傅挥以老拳,断绝师生关系呢?”     陆东君就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眼光准绳,这个时代不论是官场还是民间,师生关系都是最牢不可破的关系,甚至比父子还要亲。     “你刚才没有听他说自己的主张吗,”陈惇折了根芦苇晃荡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