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丘之野这个地方,羊皮书中有介绍:道观位于尘丘山,早先称作玉楼。玉楼存留世间千年之久,经历数次战乱后,再无守护之人,后来玉楼不再是玉楼,变成如今的石楼。
尘丘山属于黄五城辖地,黄五城原名皇五城。当年兵败的五皇叔,带领数千将士来此山埋伏,忽然数千坐骑止步不前,只见前方路旁有一老者盘坐;五皇叔见此情形,赶忙翻身下马,将士们也跟着下马,五皇叔上前抱拳施礼:“敢问上仙,可否借行?”;尘丘上人并不睁眼,答道:“不借!”;五皇叔另行一揖:“晚辈此行关乎城中百姓存亡,还望上仙借行!”;尘丘上人并不作答,全体将士跪拜:“还望上仙借行!”;尘丘上人一摆长袖,说道:“将士们回城去罢!老夫替诸位守关!”,说罢,尘丘上人消失不见;五皇叔将信将疑,领着将士们回城去。没过多时,联军十二万将士赶来,尘丘上人忽然出现,施展一法术,只见一条火蛇飞出,越变越长c越变越大,敌军瞬间被分成两拨人马,一拨在东北边拨在西南边,火蛇周围的草地c树木c丛林全部烧着,火势越烧越猛,大火烧多远,联军就退多远,烧了数天数夜之久,火蛇在地上扭动,地面被烧出一条深沟,后来火蛇去了若水,之后消失不见了;联军撤退后,改星域名为仙域,以火蛇扭过的地方为界,称那条沟为丘蛇,并告诫三军不再进犯。
五皇叔为报答恩情,派人上山修建玉楼,以供上人歇息之用。玉楼修建完成后,城中百姓常来拜谢,但没有人见过上人,五皇叔为了纪念上人,就请人雕刻了一座上人像。那之后,常有人跟随五皇叔来参拜上人,很多年后就成了习俗,每过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来朝拜。
玉楼逐渐出名,一些侠人义士也慕名而来,甚至有些人自称尘丘上人的徒弟,愿终生守候在玉楼,并将上人的侠义精神发扬光大。
千年后,仙域新首领率军攻打玉楼,并请来众多能人异士,但不知是何原因,坚守玉楼的信众倒下一批还有一批,进攻方和防守方都付出了血的代价,再后来就没有人进攻,也没有人防守,玉楼也倒塌了。
几千年后,不知何人修了一座石楼,还有一些侠士建了座茅屋;又几千年后,尘丘山渐渐热闹,居住在这里的人有数万之多,并且信奉也多起来,尘丘上人的尊像被放在边上,并且没有人记得尘丘上人。
又几千年后,人与野兽之间的战争打响,尘丘山也没能豁免,大部分人逃难去了,也有人留在尘丘山上战斗,那一战很惨烈,没剩一个活人,没留一只活兽,甚至精怪妖魔都死绝了;随处可见人和野兽的尸体,鲜血染红了山石,染红了花草树木,后来的人称这里为尘丘之野。
传闻一个道人讲道时,提起尘丘之野的过往,后世人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并作为地名写在地图上。
许先武接过地图,用手里指地图,眼睛又看着风平,说道:“地图上,尘丘之野只有一座山,那咱们应该在这座山里,天亮以后翻过山,咱们就能见到黄五城!”
风平看过羊皮书的介绍,五皇叔之所以设埋伏,说明去皇五城的路非常少,但是不能直接挑明,只好编一个理由:“咱们不知道地图的比例是多少,或许已经走到这里c这里c这里都有可能;山体西南方与丘河相接,另一方大致朝向东北,而丘河正好相反,逆流而上是西北方;所以咱们原路返回,沿着求河翻过这座山,并且沿着河好辨别方向,比在大山里转悠强得多!”
洛勋羽老人赞同风平的说法,同时问风平道:“小家伙,地图是哪里来的?”
风平答道:“道观里有一座雕像,雕像底下压着的!”
后来三人就不再说话,各自心里假想着,可能他们心里有猜疑,或者心里并不接受陌生的环境。
就拿风平来说,被驱逐前,风平刚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