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大明首相最新章节!

    张居正的轿子刚一落地,管家游七就拿着一叠拜帖,在他面前晃了晃,着急地说:“哎呀老爷,可回来了,看,门槛要被踏破了!”

    “都什么人?”张居正问。

    “哎呀,户部的,工部的,反正多了!茶室坐不下,小的只好让几个大老爷到花厅里等。”游七笑嘻嘻地道,说着,凑上前去,附耳低声说,“大内的冯公公,差徐爵来了,小的自作主张,领他到老爷房去坐了。”

    张居正“哦”了一声,穿过垂花门,径直进了房。徐爵忙起身施礼,张居正拱了拱手,问:“冯公公有何见教?”

    “张阁老,家干父听说朝廷漕粮要改海运,有这回事吗?”徐爵反问。

    张居正心中不悦,道:“这和冯公公有何牵扯?”

    “嘻嘻,张阁老,前年武清伯请张阁老出面,揽了给蓟镇将士供衣被的活计,布匹原料,都是在江南采买,搭漕船运京的。”徐爵低声道,“听说海运风险大着嘞,何必冒这么大的险?能不能不改?”

    张居正暗忖:漕船是运漕粮的,却免费为权贵运私货,这漕政该整顿!但这个想法他没有说出口,而是笑着道:“朝廷的事,是高阁老说了算。不过你知会冯公公,他吩咐的事,我会尽力。”言毕,唤游七带徐爵从侧门而去。张居正转身回到案前,拿起案上的拜帖正要看,听到门口有人说叫了他一声,“张阁老——!好呀,这么多大臣你不见,倒是先见一个太监的家奴!”张居正听出来了,是曾省吾的声音,遂责备道,“三省,鬼鬼祟祟的做甚?我正要找你。”

    “不用太岳兄找,我就找上门了。”曾省吾闪身出来,边往房走边道,“外面还有一群人候着呢!”

    “你找我做甚?”张居正问。

    “喔呀,都坐不住啦!”曾省吾道,“山东籍、河南籍、南直隶籍、浙江籍的官员,推出代表来…”

    “他们要干什么?”张居正打断曾省吾,不耐烦地问。

    “还不是为开胶莱新河的事。”曾省吾道,“山东、南直隶、浙江的官员,怕胶莱河一开,黄河以北的运河淤塞不治,水路不通;河南、山东的官员怕黄河水患也不再治理。”他一笑,“呵呵,其实这固然是堂皇的理由,真正怕的,是既得利益被剥夺。”

    “是啊,运河输粮,二百年了,早就是一块肥肉了,不知有多少人从中揩油呢!这下他们慌了?!”张居正揶揄了一句。

    “太岳兄,你还是先去见见吧,人不少嘞!”曾省吾向外一指说。

    张居正沉吟片刻,一抖官袍,快步走了出去,到了花厅,不容众人说话,就拱手道:“诸公的来意,本阁部已然知晓,本阁部尚有要务待办,诸公就请回吧!”

    众人站起身,眨巴着眼睛,弄不清张居正是何态度,有人刚要开口,张居正举手制止,“送客!”言毕,又拱了拱手,转身出了花厅。

    “茶室候见的,都打发走!”回到房,张居正又吩咐游七说。

    “太岳兄,若能打掉高相开河之议,必在官场赢得人心,高相权势虽炙手可热,却也是孤家寡人!”曾省吾兴奋地说。

    “这是什么话!”张居正不悦地说。

    曾省吾“嘿嘿”一笑道:“不管怎么说,这次若能把高相的开河之议打掉,也算小试身手,免得朝野视太岳兄为高相的常随!”

    “开胶莱新河,预示着要以海运取代河运,我不赞成。”张居正不接曾省吾的话茬儿,而是忧心忡忡地说,“运河在腹地,皆在我掌控中;而大海茫茫无际,不知通向何方,与何国相接,谁能掌控?海浪滔天,已然令人望而生畏了,何况还有海寇?若真要海运,就意味着国门洞开,漫漫海岸线,顿成边防要地!闻得时下佛朗机船坚炮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