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虽然不喜欢钻营,但是他却能够成为大明帝国的礼部右侍郎,堂堂的三品文官,那都是凭借他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才能做的。他拿起短柄火铳仔细的观察着,片刻之后,他轻轻的放下火铳对杨恒说道:“杨大人,老夫虽然研究火器几十年,但是像威力这么强的火铳确实第一次见到,如此厚实的木板竟然被击穿。我见这枪膛与一般火铳似乎有异,不知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
青云子和宋应星两人皆沉默不语,而坐在徐光启旁边的一个中年官员也在思考这徐光启询问的问题。
杨恒哈哈一笑道:“徐大人真乃火眼金睛,这短柄火铳内有膛线,所谓膛线的作用是使弹丸在击发后旋转,这样可以保持飞行稳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大破坏力;但如此厚实的木板单单靠增加膛线是打不穿的,关键还是在弹丸上面。”说着,杨恒将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铁盒子拿出来,在铁盒子里面用棉花包裹这一枚弹丸,这个弹丸从整体结构上很像后世的子弹,弹丸分为两部分,前面一部分是一个铁质的尖头,被一个铁壳子包裹,在铁壳子里面填充有火药。
这就是杨恒到了这个时代后花大价钱费尽心思搞出来的子弹,他不清楚在明朝使用的火器威力,也不太清楚现在火枪使用什么样的弹丸,但是他清楚在后世子弹的威力,而且通过前世的各种论坛以及度娘,他清楚的知道子弹的原理;火药很好搞出来,关键就是击发药,那雷酸汞算是比较好造出来的材料。在青云子师兄弟拿着杨恒给出的资料进行配置。虽然雷酸汞有各种各样的缺陷,但是杨恒相信,这绝对是跨时代的产物。
杨恒看到徐光启和中年官员异样的神情继续对其解释道:“我最近看了一下我大明使用的火铳,由于我大明的火铳使用枪管前端填装,里面填充火药再将火药点燃把弹丸击发出去,这样的射击速度就会很低,而且受天气的影响非常大,如果在大雨天很难派上用场;在和大兵团骑兵作战时,往往只在几息之间骑兵便冲了上来,对实战经验欠缺或者心理素质比较差点的士兵来说,火器操作太过于复杂绝对会影响到他们在整个战场上的发挥,而正因为如此,绝对会对整个战场造成难以预估的后果。”
“的确如此,老夫钻研我大明火器数十年深知我大明火铳存在的弊端,前段时间毕大人提出将火铳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作发火装置,从而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徐光启缓缓说道。
“杨大人可否将弹丸给我看看?”一直坐在徐光启旁边的中年人开口询问到。
“当然可以,只是毕大人需小心点,这弹丸的铁壳底部千万不要用力撞击,不然这前端的铁弹丸将会被击发。”杨恒耐心的对毕懋康说道,不然到时候造成一点误伤可就真的走远了。
毕懋康小心翼翼的将弹丸拿起,然后轻轻的放在平放在宽大厚实的手掌上面,随着手掌的转动,他仔细的观察这弹丸的特殊之处。过了一盏茶的功夫,毕懋康轻轻的将子弹放回铁盒内的棉花上面,对杨恒说道:“杨大人果然想法巧妙!在我看来,这弹丸就是一把火铳,只是壳子更小更短,铁壳子里面填充火药,当杨大人所说的底部火药被击发的时候就能点燃里面的火药,前面的弹丸就可以发射出去。在我看来,这弹丸可以称为‘子弹’似乎更为合适。”
杨恒听到毕懋康将自己根据后世原理制作的子弹称为‘子弹’,心里一愣,不由得对毕懋康有高看了几分。
毕懋康看到杨恒愣神,以为自己对弹丸取的名字不合杨恒心意,连忙准备解释。却看杨恒哈哈一笑道:“毕大人果然是专家,晚辈佩服!”随即,杨恒继续对众人说道:“就按照毕大人所取的名字,就叫‘子弹’,这子弹的击发药是青云子道长经过长期实验制造出来的,而这个子弹的弹体和弹壳是宋应星宋先生所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