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回城时,岁初的心头显然踏实了,表情不觉的舒缓了三分。
想着父母同意的情景,犹入眼在耳,历历在目。着实不易! 环境决定性格,想着父母半辈子农民,想来也无啥念想,也就图个温饱,儿女幸福!放弃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地方打拼;说没担忧,岁初是不信 。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好在成功了!坐在刘二郎的牛车上,岁初嘴里叼着稻草,心情随天空的云儿飘荡,轻松!
至于为什么没坐大柱的牛车,那是因为大柱找了新活,一时间是没法带岁初回宣州府了。
回到城,天色不早,岁初在小店简单吃份盖饭回了家,洗漱下趁着无聊就把剩下的半部书抄完了。想着买房开店有很多要准备,她决定暂时不再抄书了。借着傍晚的空,他想走访下,为开店和房子准备。
又是一个好天气,岁初下了班,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转道去了城西,永和巷——周荣的新家,自上次聚餐,才不过月余;而周荣已经买好新房,搬了家。今天是他的乔迁之日,岁初自当拜访。
穿过闹市,一拐弯就是永和巷,清一色的崭新的墙壁,乃是宣州府上任知州的杰作,整个巷子全部是新盖的,标准的四合院。虽不是什么豪华院子,却也是高档配置。记得自己初来宣州府时,正是巷子开卖之时,那时都已经近五百两了,不知道现在值多少钱。北面背靠永宁巷,直通宣州府主道长乐街,喧嚣非常。部分院子早已经被改成了店铺;不说日进斗金,但是斗银还是有可能的。许多住户,哪怕不自己做生意,也会租出去,而不是变卖。
而自己二哥周荣,能在这买套房子,岁初只有两个字表示‘佩服’。
同其他亲戚朋友不同,或许看重,或许其他。当岁初入门时,其他人早已离开,就剩下自己的结拜大哥杜贤正同二哥周荣坐在屋里聊天,桌上已经上了部分菜。见岁初到了,正在同自己小叔子收拾院子的周梁氏,直接上前来:“三弟来了,都说不让你带东西,你就是不听。” 埋怨的接过岁初手中的礼品。
“嫂嫂哪里话,哥哥乔迁,我没有帮上什么忙,再不带些东西,可就说不过去了。”
“嫂嫂不和你争,快,你大哥二哥都在屋里等你了。” 周梁氏也不说废话,带着岁初向屋里走去。
“小乐子好!”
“我比你大好吗?” 周乐不高兴道,既然是哥哥结拜兄弟,想着怎么也得比自己大吧,为了不失礼他就喊了哥,没想到最后还没有自己大。而这竟成了日后这人调笑自己的把柄,好气啊!
”大哥,恭喜二哥,能买到永和巷的房子,羡煞小弟也!“
”三弟来了,快坐!“ 杜贤热情的招呼。
”去!要说这事,我得好好感谢大哥一番“! 周荣放下酒杯道:”这事暂且不提,三弟不是要买我那房子的吗?怎么到现在都没动静,难道不买了?“
”“岁初沉默,二百多两的房子,您一百五十两卖我,还是喝醉情况,你让作弟弟怎么办?还真上门买房么?当然如果当时清醒时,再提一遍就不一样了。”二哥误会了,你之前不是还没买房么?卖给我你住哪?“
”是么?我怎么听大哥说,某人在找房呢?“ 周荣微笑的看着岁初,让人头皮发麻。
”哈哈!二哥说笑了,我怎么会找房,大哥你是不是记错了。“岁初没脸没皮的直接甩锅。
”是么? ”杜贤佯装思考道,“我记得前几天有人找我问房的,难道不是三弟?“
”“岁初大写的尴尬,”两位哥哥不要调戏我了。二哥房子少说也得值二百两,一百五十两太少了。“ 实话说,岁初真的很喜欢周荣的老房子,可是真不好开口,就找了大哥。虽然中间有些波折,好在也回到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