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晚饭后,岁王氏和岁晴收拾碗筷。岁松趁机处理岁初带来的肉,尤其四斤猪肉,这个时代的猪肉还很膻,但胜在便宜,也只是相对羊肉,是普通百姓的首选。岁高氏去喂小鸡,至于岁初,打了三两酒,带着半斤猪肉半斤羊肉去了大柱家。虽然自己每次乘大柱的牛车都会给他点补偿,可父母少会。

    正是过节时候,想着大柱家的生活,岁初去了厨房让父亲切了半斤猪肉,半斤羊肉,又乘了一大碗面,去了大柱家。

    不比这两年经常开荤的岁初家,大柱一家人口虽然也简单,可也有着七口之多,四世同堂。家里孩子正在上学,束脩费就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不是希望孩子将来有多大出息,而是让孩子有些见识,不至于种个地,买个东西被坑被骗,当然能有出息自然是最好,至于考取功名,那根本不是他们敢想的。

    乡里乡亲没有多少讲究,看着一家在园中吃饭的人,岁初还是提着东西进了大柱家。

    不待岁初问好,大柱的媳妇,眼尖的刘王氏就起身来,搬个凳子上来,笑嘻嘻道,“大郎来了,快坐,看你客气的,每次来都带些礼物。”说着接过岁初手上的东西。少吃荤食的刘王氏一生尖叫,眉梢都笑了起来,“羊肉?猪肉!”

    刘黄氏对于东西自然欢喜,可对于刘王氏那失礼行为也有些恼怒:“说什么呢!还不去厨房盛好,给大郎腾出碗来。”

    “小心我的酒。”吃着饭的大柱,一听岁初来,就知道自己的竹叶青来了,喜滋滋的来到她身旁,小心端着去了厨房,连招呼岁初都忘了。

    “大柱,你怎么对大郎的。” 刘大伯不高兴,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不碍事的,大伯! 许久没有回来,家中父母少不了大伯您的照顾,侄子也不知怎么好感谢您,趁着端午彩头,给您捎来猪肉和羊肉各半斤,还有一些面粉,正好凑个空给孩子们包顿饺子,也喜庆下,希望你不要嫌少!“

    ”哪能!还是大郎有本事,你看我家大柱。” 听说足有一斤的肉,刘黄氏眼都直了,怎么也得四十铜板,都抵上一家零散时,几天的收入了,直逮着岁初一顿好夸。

    “肉!肉!” 连两个小家伙,也跟着欢了起来。

    “婶子你可别夸我了,我自己还不知道。” 岁初略显不好意思道,“随后就是春收,以后还得仰仗婶婶家,望婶婶还得多多帮忙。”

    “大郎哪里话,伯父一定帮。”

    “那谢谢伯父了。” 一阵寒暄,岁初回了家,不出意外,牛是借到了。岁初自幼早熟,尽管村中孩童不少,可玩开的不多。有两个还是娃,不足她亲自拜访,随后收拾洗漱睡了。

    一夜好眠,不知太累,还是在家,岁初再醒来天已大亮,日上三杆。岁王氏知道孩子辛苦,索性无事就让她睡了个自然醒,而家中其余人已经忙碌开来。包粽子的包粽子,弄肉的弄肉,喂鸡的喂鸡。望着亲人,岁初宁静而安心,这就是幸福吧?

    一番洗漱,在家中忙活一段时间,不知就到了中午。简单吃点粗糙点心,岁初带着一篮子东西向西去,走了近一个时辰才来到了刘溪村。环丘而坐,流水潺潺,远远的还能看到一些姑娘在溪边洗衣服。走近后,一熟悉的身影映入她的眼前。

    没几步就喊了出来,“大姐,大姐!”

    不远处唠嗑的姑娘中一个穿着灰色裙摆的女子,先是一愣,随后不可置信的回头,看着不远处,那道俊俏的身影,喜急而起,“大郎,你怎么来了。”

    “端午放假,回来正好来看看姐姐。”

    “呦这么俊俏的小郎君,婉娘也不跟介绍下。”洗衣姑娘中一个稍微壮些的调笑道。

    “慧娘,这我我家弟弟,大郎! 今天我弟弟来了,我就不陪各位姐妹洗衣服了。”说完,不顾几个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