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一生难以大成”,说着还摇了摇头,分别看了看于坚和李白一眼,似乎带着些许羡慕,又接着说道:“至于小胖和我,对于此道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说完还双手摊开,很是无奈的样子,而同样“一窍不通”的小胖只是在一旁呵呵傻笑,一副浑不在意的样子。师兄于坚精于道法符法乃东岩子道长所传,李白早已知晓,只是没想到自己与此道还能有所成就,毕竟东岩子道长亲口所言“难以大成”,但是相比小有成就还是可以的。有着现代记忆的李白,自然懂得技多不压身的道理,特别是对于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李白来说,相比于真正历史上的“李白”才高八斗却郁郁不得志的人生,李白不仅想要“多才”,也想变得“多艺”。可能是之前“李白”受“未婚妻”公孙玉珑打击太大,醉心诗篇文章,对于“旁道”并不上心,连几年前所练行侠剑术,都没有寸进,更何况近乎空白的“道艺”。李白下定决心,以后要苦练剑术和道法,诗赋文章方面既然东岩子道长已经说过“学业深厚”,而自己作为一个文学专业的准研究生,李白那些经典诗篇还是颇为了解的,只有毛笔书法这块,虽有记忆,但毕竟需要重新掌控“身体记忆”,还需勤加磨练。做一个文,武,法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之前道长传我道法之前,曾考校我的学业,见我已初登门襟,数日之后便宣布有事相告,后来传下道法,让我等学习。其实在我展现道法天赋后,道长便告诉我,早已知晓吾有此等天分,只是没想到大白亦有,只是平日未有表现,见大白无心此道,所以没有强求”师兄于坚说出一些隐情。“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是道长见我等有人所学渐善,又根据平日观察所见,安排适合其技艺相授,未免错漏,更让我等一起学之”小白张敏揣测道。李白也说道:“前几日,东岩子道长考校完小白后,让他自行研读经典,今日便宣布有要事,莫非三日后将要传授小白适用的技艺?”李白说完,众人都看向张敏,张敏显然也想到这个,白脸泛红,双手紧握成拳状。三位师兄纷纷向其道贺,张敏也一一回礼,高兴之后,书室内突然传来一阵阵咕咕声,众人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沈冲正用双手摸着肚皮,显然饿坏了,见众人看着他的肚子,也没感到不好意思,反而像是想起什么重要事情似的,跑出书室,直奔道观门口,嘴里喊道:“我先去门前等着”。
清心观每日两餐,除开晚餐一般由小师弟张敏下厨,在晚课后约半个时辰开始用饭,早餐则是由山下乡人定时送来,时间恰好在早课后不久送来,也就是大概辰时(早上约八点)。至于为何不是道观内众弟子做早饭。大概是早课用功读书,耗费体力精神后再由弟子饿着肚子做饭,太过辛苦,而早课前做需提早甚多,也无法弥补前一天学习所耗心神,吃完早食再用功读书,亦效果不佳,古人很早就懂“饱暖思”这个道理了。所以干脆找到山下经常换取米粮的人家,每日定时送到道观来,道观位于小匡山山腰,加上山势平稳,有石板为道,农家早上做好的胡饼,米粥送到山上时,尚有余温,与百姓同食共作,亦是东岩子道长传授的入世之道。
于坚,李白,张敏移步“厨药房”前,轻声聊天,一盏茶的功夫过去,沈冲的大嗓门传来,“开饭~~~咳咳,啦”,一听李白等人便知道沈冲忍不住先偷吃了起来,还不小心噎住了。张敏快步走到东厢房东岩子道长的门前,叩门说道:“道长,乡人已经送来了早饭”,房内传来东岩子的声音:“好”,张敏得到回复,退后几步才转身走回“药厨房”前,众人已经在房间内,将刚到的早饭摆在圆桌上,各自做在自己的位置上,面前也摆放好碗筷。今日乡人送来的早饭有十张蒸饼,一大罐米粥,配着一小碗农家腌制的青菜,倒也还算丰盛,不过小胖已经吃了一张蒸饼,故餐桌上只有九张饼,桌下放着乡人用来装早饭的竹蒌和用来装蒸饼的油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