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纯正的道家源流,学的是以快打快的冷峻功夫。而他悟性很高,心态也正,没多久就得了真传。
就比如他的那套风驰雨骤八八六十四掌,江湖上无人不知,亦无人不晓,据说还从来没有人能在这套掌法下走过三十二招。
一个武林中人能练到这个程度想必应该满足了,可是他仍然不断挑战自我总想着要攀登到更高的境界。醉心武道的他甚至仿琅邪山初代首座上句曲洞府之巅,冒着交加的雷雨苦练两月有余,终于悟出了三十二掌之后的又一三十二掌。这之后的三十二掌无一不是对之前三十二掌的补足与强化,连三十二招都没有能走过的人,又怎么去面对这更为凌厉更为嚣急的之后的三十二掌呢?
他的六十四掌已独步武林,人们只要一提到青州俊郎的名头,就不免提到他的这套掌法。而只要一提到,就算是敌人也难免畏惧三分。
就比如此时此刻正远远望着俊先生的这个人。
这个人穿着和周围事物相近颜色的潜行服,仿佛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就算是武功很高眼力很好的人,不走近也是绝对发现不了他的。
于是他有恃无恐,他正专心致志地盯着俊先生的双脚,也不管俊先生有没有向周围看。
任他怎么看,也都是无济于事的。没有人能够发现我。
他盯着脚只为第一时间知道俊先生有没有进那小屋,而俊先生一旦进去,他可能就会出手。
想必他是很怕俊先生的,不然若是换了其他人,他为什么不干脆上前与他交手呢?
俊先生在明,他有很多突袭的机会。
他做不到。就算他在暗处,他也不能保证自己一招就能得手。而若是没有得手,青州俊郎那无人能挡的风驰雨骤八八六十四掌,自己又怎么能抵挡呢?
不到万不得已,我绝不出手。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而一个人一旦有了自知之明,那么他就不可谓不厉害。
眼下这个人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
他厉害到已对小屋的情况了如指掌,而正因为他清楚小屋里的情况不能被俊先生知道,他才死死地盯着俊先生的。
可是无论这个人愿不愿意出手,俊先生最后还是要进小屋的。
小屋里的老伯对谁进了山谁没进山一清二楚,弟子情况有异,责任使自然第一时间来问老伯。
可惜老伯这时候已不能出来接客。
而且恐怕这个客人,也是到不了主人家的了。
先前就有两个客人进了小屋,可是当门合上后,客人再也没出来。
小屋的门白天绝不会关上,这一点,俊先生是知道的。
于是他就要走进小屋一探究竟。
可那个人绝不会让他进去。
就在俊先生准备推门的当头,门却突然自己开了。可是门没有开得很大,还没等俊先生看清里面有些什么,一个人便突然从这极窄的开口中冲出。
这个人正是老伯,俊先生一眼就认出来了,可是他绝不相信老伯会朝自己攻来。
老伯来势汹汹,并且其锋所向的,正是俊的要害。
北学没有人会使这般毒辣的招式,更何况是几十年来兢兢业业守卫这后山的老伯。
可是此情此景却教俊不可不信。
俊已来不及思考,他若不闪躲开这招,他必死无疑。
所幸老伯动作虽快,可俊的反应更快,他轻易就躲开了这招,可是没等他来得及喘气,老伯又用同样的招式向他攻去。
这个招式虽然和之前无异,可速度却更快,并且仍然指着俊的要害,俊能够躲开第一招,可这第二招他却没有料到。
谁会连续用两次相同的招式呢?
可老伯却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