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但永王却没有在大诏中提及这一点,虽然有些反常但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就算是上一任的皇帝死了,他的年号依旧会沿用一段时间,一般到了第二年春节才会正式改元,换上自己的年号,这种事儿很正常。无论是他的父亲崇祯还是他的兄长复隆,都沿用过以前的年号,确实不算什么。反正再有差不多俩月就要过年了,估计过年之后会更改为新的年号吧
新朝成立的第一件事,自然的稳定局势,和人们想象中的情形完全一样,新皇并没有一上来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而是留用了前朝的班底。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看起来有点微不足道的事情,需要稍微提及一下:新皇一下子就任命了两个钦差大臣。
崔耀祖为钦差大臣,正式的头衔儿是“事朝鲜宣慰使”,正式代表大明王朝出使朝鲜,稳定藩属国的局势。
同时,任命礼部尚书楚华文为钦差大臣,还允许他动用天子仪仗,正式到芜湖去宣旨。
崔耀祖出使那个事情,是复隆皇帝事情早就定下来的,现在只不过是顺利做成的完成而已。反而是楚华文这个钦差大臣,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芜湖的黄得功是四朝元老,而且还是皇后的娘家人,是皇子长生最大的外援。谁也没有想到最终继承皇位的竟然是永王!在这之前,黄得功就拒绝承认这一点!
因为涉及到了皇位,什么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若是黄得功真的撕破了脸,肯定会砍了楚华文的脑袋祭旗,然后打着“匡扶正统”的旗号兵犯宁城,到时候必然就是南北大战。
上一次复隆皇帝招揽黄得功,就是由楚华文去做说客,楚华文楚相公不负所托,很顺利的完成了使命。这一次,又是由楚华文出马
楚华文还能不能象上一次那样说服黄得功呢?所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冷汗。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楚华文刚刚到了芜湖地面上,一见到黄得功的面,当天晚上黄得功就宣布效忠新朝,并且只带着一百四十个士兵进京吊唁复隆皇帝。
如果黄得功真的反对新朝,如果他真的想拥立复隆皇帝的儿子,肯定不敢只带这么点人马进京,若是永王翻脸他根本就不可能活着离开京城。
黄得功并没有带着大军“匡扶正统”,永王也没有趁机扣留他,反而大加赏赐,完全就是一副君臣和睦的情形
随着黄得功正式宣布效忠,新朝最大的隐患在无声无息间就消于无形之中了。
所有人都忍不住的松了一口气
黄得功就这么低头服软了?就这么接受了现实?这幅情形不要说是江南百姓没有想到,连李吴山都深感意外。
在李吴山李大帅的预料之中,永王若是想稳住局势,于黄得功之间必有一战,所以他才会急急吼吼的调动大军,摆出一副三面合围黄得功的架势,其实就是为了给永王站台,就是逼迫黄得功就范。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大旗军的主力还没有开赴过去,永王就已经把黄得功摆平了。
现如今,李吴山的面前就摆着一份黄得功派人送过来的书信。
李吴山和黄得功这二人,虽然都是大明朝的臣子,其实全都是地方实力派,唯一的区别就是李吴山远比黄得功更加强大,除此之外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这二人素无私交,唯一一点可以谈得上是“交情”的东西,则是湖广之战的时候,黄得功的水军曾经配合大旗军作战,算是有那么一段“共同战斗”的经历,但也就仅仅如此而已。
从本质上看,随着复隆皇帝的驾崩,在继承者的问题上,李吴山和黄得功之间是绝对的敌对关系,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不是那点的交情可以掩盖的。
但是现在,黄得功却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