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种匪夷所思的状况,就是因为颍州有两套行政系统。

    作为一州治地,颍州城内不仅有州衙,还有县衙,但却没有知州只有知县。

    前些年的时候,张大贼(张献忠)攻打凤阳,掘了皇家的祖坟。朝廷震怒之下,中都留守司一大票官员的人头落地,巡抚c巡按全都被杀头,连五省督军都被判了个斩立决。当时的颍州知州自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不等朝廷降罪的旨意下来就悬梁自尽了。

    第二任知州还没有正式到任,张大贼的军队又杀了回马枪,直接就把朝廷刚刚任命的知州大人给吓跑了。转过年去,第三任知州又被左良玉安上了一个“劳军不利”的罪名砍了脑袋。

    连续三任知州,两死一逃,颍州就再也没有知州了,州衙陷入空转的尴尬局面。

    好在还有知县林大人。

    为了协调地方,林大人只能以七品知县的身份充当起了“代理州官”。

    在这几年当中,李自成c张献忠还有各方势力轮番折腾,闹了个天翻地覆,但颍州城却始终安然无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位林大人很能干。

    林大人本是文官,行军打仗不是他的转长,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认怂!

    林大人准备了好几套旗号,闯军来了之后不等他们攻打就主动在城头挑起闯字大旗,张献忠的军队来了换上张字大旗,然后主动献上粮米布帛等财物,换一个“不进城”的结果。

    闯军也好,张大贼的军队也罢,都是号称百万之众,却从来没有真正的攻打过颍州城,主要是因为颍州的城防系统号称“天下第三”。

    颍州新城修建于元末明初,当时的朱元璋为了防范上游的陈友谅,将颍州城墙修建的非常高大,坚固程度仅次于南京和开封。前些年,林大人又征调民夫扩大了护城河,直接将颍川江变成了护城河的一部分,将颍州城打造成为一座易守难攻的“乌龟壳”。强行攻打一定会损失惨重,还不如直接拿了东西走人,来个“相安无事”。

    等到各方造反的军队走了之后,林大人就会再一次换上大明的旗号。

    这位林大人的宗旨就是认怂,绝不硬拼,不管谁来了都不得罪,而是将城门一关吊桥收起,客客气气的把敌人打发走。

    虽然这种做法广为诟病,却深得当地百姓的喜爱,极大的保障了他们的利益,让本地的百姓士绅免遭战火蹂躏之苦,所以对这位知县大人极是拥戴。

    听说有几万流民将颍州城团团围住之后,林叔同林知县一点都不慌乱,而是按照以往的经验关闭城门靖野清乡,将早就准备好的粮米布帛等等物资在外面摆放开来。

    按照林叔同林大人的经验,这些个不具备攻坚能力的流民一定会象以前那样,拿了颍州百姓献上的东西就到别的地方去了。

    现如今这局面,天下一片大乱,林叔同知道自己没有匡扶大明的本事,也没有拯救苍生的能耐,只要能守住颍州一城保一方平安也就是了。

    “怎么?聚啸在外面的流民还没有走?”这个消息让林叔同林知县很意外:“我得去看看。”

    登上城头亲自查看了城外的情形之后,林叔同终于放心了:虽说漫山遍野的流民就聚在城外,却没有显现出丝毫要强行攻打的意思。

    按照以前的经验,在盘桓几日之后,在无懈可击的城防面前,流民一定会知难而退。

    “大人,流民遣使前来,要不要放他过来?”

    流民派遣了使者前来谈判?看来他们是想多要些粮米财帛。

    只要不攻城就一切好说,本着这个精神,从城头上放下大筐,将流民派遣的谈判使者缒入城中。

    “愚斋老弟”这位使者一上来就高呼林叔同的表字,遥遥的打起了招呼。

    直呼表字,是非常亲近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